请问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请经历过的人指教。
思维导图≈常识框图+填充彩画
也就是说,它的基本功能有以下两点:
1,梳理总结知识
2、增强视觉记忆,相当于简单版的“记忆术”或“照相记忆”。
衍生函数是:
1,运用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解决逻辑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思维导图是一个更“全能”的工具。然而,工具越通用,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越差。
换句话说,思维导图所描绘的内容逻辑越自闭,思维导图的功能就越差。
比如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相对自闭,在数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就有点困难。
当然不是说思维导图没用,但是楼主要知道,思维导图不是专门为数学设计的工具;托尼·巴赞设计思维导图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提高吸收信息的效率。
另一方面,数学是一个逻辑系统,有自己一套有针对性的信息处理方法。记得高中数学老师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学阅读速度”,即从书本中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的能力。这个“数学阅读速度”和托尼·巴赞提到的“快速阅读”中的阅读速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思维导图并不能提高数学阅读速度。一楼同学说的什么“加快看数学书”纯属虚构。你相信一楼的同学会拿一本数学分析去“思维导图”吗?
附:说到这,我觉得很多思维导图培训广告都在强调思维导图在国外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实这些都是噱头,一种商业伎俩。其实思维导图(更准确的说是发散思维)在国外可能更多的应用于管理等领域;数学方面,完全没有思维导图的影子。我认识一些在国外上大学的同学,但没听说过在数学课上看到思维导图的。即使是其他科目,也没有思维导图的影子,也没见过哪个同学拿着大量彩笔在数学系上微积分课。不信楼主可以去看看国外大学数学系的公开课。看了几十集,真的没见过思维导图的影子。
上面几段我不用看,下面几段我要看,算是我多年接触各种学习方法的总结。
相信楼主也学过一些历史。近代以来,中国被外国的枪炮惊醒,开始了一系列成为强国的探索。探索失败的一个例子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发起者认为中国被欺负是因为他的装备不够先进,士兵素质不够好。这种观点被证明是失败的。中国人民一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社会制度,而不在于没有引进外国的xx步枪,不在于没有使用外国的一些先进的训练方法。
同样,当今世界,外国的教育水平远远领先于中国,留学生往往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但是,国外教育的先进水平,不是因为采用了一种先进的科学教学方法,不是因为使用了思维导图(除此之外,是否有用还是未知数),而是因为先进的教育体系。
再者,有些学生数学学得好,不是因为用了思维导图或者其他奇妙的学习方法,而是因为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数学的学习规律,掌握了思维方法。用思维导图从数学表面游走是疯狂的。记住,没有数学家会画思维导图。
所以锻炼你的数学头脑,锻炼你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才是上策。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思维导图都是浮云,只有我的数学头脑才是王道。
Ps再一次:如果楼主对数学有困惑,请打开新页面提问。这里我只讨论思维导图的事不谈数学的学习方法,不然篇幅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