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赤壁之战,曹操没有大的举动?

赤壁之战之后,世界的大格局已经确定。江东被长江天险阻隔,而吴栋是一个文明而有德的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短时间内很难征服。北方大军阀势力被消灭,对曹操存在安全隐患。西部的刘璋、张鲁战斗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曹没有也没有必要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赤壁之战是三国的标志性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世界三分天下的政治局面。赤壁之战后,曹操率领他的部队回到北方。经过多年的战斗,士兵们疲惫不堪,物资也消耗殆尽。再加上战乱带来的瘟疫,战斗力锐减,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曹操阵营中反对曹操的势力一直风起云涌,曹操也需要时刻提防成为腋肘;北方的马隋仍需平定,汉中的张鲁、淅川的刘璋对孙权、刘备、曹操更为重要。所以曹操需要先把精力放在巩固已有成果,稳定内部政局上,然后再开疆拓土,统一天下。

东吴有天险,长江天险。曹操要攻占东吴,必须过长江。古代科技交通落后。曹操的军队不可能全部飞越长江,所以与东吴作战必须依靠水军的力量。曹魏的士兵多为北方人,不熟悉水战,但东吴水军强大,以己之弊取对方之利。这是军事战争中的大忌。此外,东吴人才众多,孙权也倚重于此。

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发展迅速。它不仅吞并了西川刘璋,还在汉中地区取得了进展。刘备得民心,曹操失汉中,天下局势更稳。不久关羽攻打襄樊。世界局势和战局的这些变化威胁着曹操,使曹操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赤壁之战十二年后,曹操病死,儿孙不如曹操有才华。“三分天下”的格局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公元280年三分归金,才迎来短暂的统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