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太极拳养生理论溯源。

“太极”之名取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二器。”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为二气,互为根源,相互变化,不断运动。

太极拳理论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养生的内容,太极拳“上虚下实”的训练方法中包含了步法的练习。吴玉祥在《斗士的话》中将步法形象地概括为“走如崖”、“走如猫”,认为太极拳运动“其根在足”,与佛道养生格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太极拳养生原理探析

太极拳是以中医阴阳、经络、五行、气血理论为基础,自成体系的训练原理和锻炼方法。

太极拳与阴阳学说。

《苏文怒天》说:“凡阴阳重,阳密而实,两者不相和。如果春天没有秋天,如果冬天没有夏天...阴平阳为密,灵为治。”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病的关键。太极拳有以动作为机,以阴阳为母的拳法。从拳法情况来看,两臂同时操作,分阴阳,合为一体。

2.太极拳与经络理论

经络是经络的统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太极拳将经络理论应用于拳击理论。比如练太极拳,需要舌尖轻轻触碰上颚,这样可以沟通督任的两个经脉,刺激金金和俞晔的两个穴位,分泌足够的津液滋润口腔。

头姿要求“空领顶劲”,百会穴轻轻提起,会阴穴保持垂直,可使督脉之气与任脉相通。太极拳强调体型如弓,以腰为柄,始终以命门穴为重点。大椎穴、长强穴为拱尖,上下对称。这些例子足以证明经络理论在太极拳拳法理论中的重要性。

3.太极拳与五行。

太极拳的“按”、“滑”、“挤”、“挑”、“排”、“肘”、“靠”八法,与五行相对应。太极拳的上肢动作通过手臂和手腕的旋转、缠绕和折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上肢的阴三和三阳经,对强心益肺有很好的作用。下肢动作通过扭腿、伸腿、勾腿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脾胃肾经的作用。

4.太极拳与气血学说。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气”是生命之源,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为帅血,血为气之母。气为阳,血为阴,气血与阴阳相伴,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太极拳的技法要求头如悬顶,气沉腹,肩沉肘落,尾正,虚实分明,起伏相随,内外兼修。久而久之,任、督、带三经打通,气血畅通,血液黏稠度降低,避免了气滞血瘀的现象。另一份文献报道,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调节血压。

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据中医的阴阳、经络、五行、气血理论,结合指导呼吸、呼吸养生而发展起来的太极拳运动,可以充分体现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通过多年的系统练习,使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协调平和,使身体精气充盈,通畅旺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如果你需要更加关注专业知识和医疗保健,

可以关注微信官方账号:黄羲宗道;订阅号:黄羲医疗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