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特色体育资源进学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推动民族特色体育融入校园体育课意义深远。桂东南特色体育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和很高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可以更好地传承地域传统民族文化和特色。
桂东南少数民族众多,其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涵。2010 11,广西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开展“全民体育进校园”实践活动。在中国其他发达省份,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这项活动。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是各少数民族多年传承下来的集文化、习俗、体育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项体育赛事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某一个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比赛、习俗和宗教。
校园经历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体育课堂不仅是传授体育技术的平台,也是传播体育文化的摇篮。每一个师生都有可能成为这些民族体育赛事的传承者、支持者和受益者,所以每个人都是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课堂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教育局和各地学校应该倡导将一些民族体育引入学校,让每一位师生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加以保护,将桂东南民族体育文化的这股热流传递下去。
遵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地理位置,桂东南的民族体育各具特色。在校园体育课中,体育课普遍处于一种西化的状态,比如球类或者田径,使得校园课堂单一,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因为校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单一,甚至有些学生感到厌烦和抵触。
桂东南有多种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如果将这些能反映当地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民间信仰的体育项目融入课堂,不仅能让师生了解民族体育,还能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创新。
如少数民族的陀螺旋转、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各具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点缀校园文化生活,使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教学模式。
在学校体育课堂面临课改的广西,这无疑为桂东南少数民族体育进入学校课堂提供了空间,让每个老师在体育课堂上有更多的教学资源,给老师和学生更多的选择,丰富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了解桂东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俗习惯。
2010教育部发布了很多关于加强学生体育教育的公告,倡导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两项能让自己锻炼身体、终身受益的运动。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强身健体,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课堂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在现在的学校体育课中,广泛学习的是三大球、田径等西化的普通项目,这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岌岌可危的。
因此,在学校体育课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全民体育锻炼项目。桂东南民族体育有其独特性、健身性和多样性。比如桂东南有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等综合因素的民族体育:舞狮。这是一项通过敲锣打鼓的节奏把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的运动。在多变的节奏中完成各种造型和表演动作,对于训练者来说,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整自己的身体协调性。
民族的生命力强不强,体现在民族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身体意志是否坚强,生命是否充满活力。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传统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正确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锻炼态度,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