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有什么好处?
散步的好处
1,助眠
根据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说法,下午轻快的散步可以让你晚上睡得更好。专家认为,散步可以增加快乐荷尔蒙血清素的水平,这可以让你放松。或者因为走路,体温升高,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也促进睡眠。睡前2小时内避免散步,降温太晚。
2.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根据美国医学协会的一份出版物,即使每周散步几个小时,也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的风险。这种观点认为,散步可以降低体内脂肪的水平,而脂肪是雌激素的来源之一。该研究调查了74,000名年龄在50-79岁的绝经后妇女。
对于正常女性来说,散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据推断,年轻女性也可以从散步中获得同样的好处。
3、有益心脏健康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散步30分钟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抑制一系列可能导致心脏病的风险因素的发展,降低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
在美国,大约有2400万女性患有代谢综合征。如果你每天都抽不出半个小时来散步,那就试试这个方法。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积极通勤(经常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而不是总是乘坐公交车)可以降低11%的心脏病风险,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4.减少各种疼痛和全身不适。
太极散步可以帮助减少白天的疼痛。这种方法结合了太极、瑜伽和普拉提的思想。看起来很正常的走路,但是因为你有意识的放松,你身体的各个部分互相协调,包括手臂的动作。走路的时候,腿上的压力少了,也就意味着疼痛少了。太极散步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5、愉悦的心情
散步还可以缓解人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释放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一次走半个小时能让你感到快乐。
一项研究认为,每周5次90分钟的散步可以给你的心情带来巨大的变化。一种解释是,走路刺激身体产生内啡肽,使人感到放松和愉快。
6.保持苗条
每天散步30分钟,可以防止大部分缺乏运动的人发胖。研究人员还指出,每周散步五次,每次一小时的女性每天可以消耗1500卡路里,一年可以避免增加25磅。走路能控制体重的原因很简单,太容易了。你做的运动越多,做的人就越少。
行走技巧
1,走路前要让全身自然放松。
适当运动四肢,均匀呼吸,心平气和,然后悠闲散步。古人云:“欲步先立,抖衣屏息,立功慢慢做,再从容散步,这样你就有了足够的精神力量,双剑合璧。”可见,全身放松是增加步行锻炼效果的重要一步。
如果身体受到束缚、紧张,筋骨得不到放松,动作必然停滞不协调,肌肉和关节得不到轻松的锻炼,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2、走路要从容温和。
你不应该着急,更不用说,让琐事占据你的头脑。“你必须有一种休闲的状态”,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提高智力,滋养心灵。悠闲的心情和愉快的心情不仅可以提高散步的兴趣,也是为了健康而散步的重要条件。
3.走路的时候,要走得轻松。
就像悠闲地散步,全身都能调整到平和。唐代医生孙思邈主张“行动不应有病”。这种步法,虽形缓,但轻松缓慢,气血通畅,百脉畅通,内外协调,是其他剧烈运动所不能及的。可以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食用。
4、走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老老恒颜说:“住在房子里,往往无事可做,就是时不时在室内慢走,转圈几十圈,使筋脉活动,络脉流通。由于志在此已久,步调可以逐渐增加到数千。偶尔想走远,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勉强……”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才能孜孜不倦,不至于筋疲力尽。
这对老弱病残尤其重要。对于强壮的人来说,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如果我们太累了,就会耗气伤身体,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