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四大误区是什么?
误区二:最好饭后喝茶。饭后立即喝茶容易导致茶叶中的茶多酚与食物中的铁和蛋白质发生复杂反应,从而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的吸收。饭前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影响其分泌,不利于食物消化。正确的做法是饭后至少半小时喝茶,最好是1小时后。
误区三:茶可以醒酒。酒后喝茶有利有弊。喝茶可以加速体内酒精的分解,其利尿作用可以帮助分解的物质排出,因此有助于解酒。但同时,这种加速分解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所以肝肾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用茶解酒,尤其是酒后不要喝浓茶。
误区四:睡前喝茶影响睡眠。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一直都说睡前喝茶会影响睡眠。同时,咖啡因也是一种利尿剂,大量喝水必然会增加晚上上厕所的次数,从而影响睡眠。但据消费者反映,喝普洱茶对睡眠影响不大。不过这并不是因为普洱的咖啡因少,而是因为其他目前并不清楚的原因。
误区五:茶要洗,但不能喝第一口茶。能否喝第一口茶,要看你喝的是什么茶。如果是红茶或乌龙茶,要先用开水快速冲洗,然后倒掉水,既能洗茶,又能加热茶叶,有利于茶香的挥发。但是绿茶,红茶等。,不需要这个过程。有些人可能是担心茶叶上有农药残留,想通过洗茶去除农药残留。其实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茶叶都是不溶于水的农药,泡茶的茶汤也不会有农药残留。从避免农药残留的角度来说,洗茶是没有必要的。
误区六:泡茶需要开水。高档绿茶一般用85℃左右的水冲泡,过热的水容易降低茶汤的清新爽口。铁观音等乌龙茶最好用开水浸泡,茶香更佳;紧压茶,如普洱饼茶,也可以考虑煮茶,让普洱茶中的特色品质成分充分浸出。
神话7:茶盖尝起来很香。泡茶叶和乌龙茶时,盖子更容易使茶香,但泡绿茶时,盖子会影响香味的纯度。
误区八:用纸杯或保温杯泡茶。纸杯内壁有一层蜡,溶解后会影响茶的口感;保温杯为茶叶设置了高温恒温的环境,会使茶叶的颜色变黄、变深、变苦、有闷的味道,甚至会影响茶叶的保健价值。所以外出时最好先用茶壶冲泡,待水温下降后再倒入保温杯中。
误区9:直接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不同地区的自来水硬度差异很大。在水质较硬的自来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高,可与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以及茶叶的保健效果。相比较而言,用纯净水泡茶效果会更好。
误区10:喝茶后嚼茶渣有助于保持健康。有些人喝茶后会把茶渣嚼碎,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等营养成分。但考虑到安全性,不推荐这种方法。因为茶渣中还可能含有微量的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以及不溶于水的农药,如果食用茶渣,就会将这些有害物质摄入体内。茶是用来喝和吃的。两者对水不溶性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不同。喝茶可以使用水不溶性农药,不会影响健康,但咀嚼会有潜在风险;吃茶的标准更为严格。
其实除了以上误区,还应该提醒的是,喝热茶、浓茶、隔夜茶对身体不好。想要用茶养生,一年四季最好选对茶。春天喝花茶有助于驱散冬天积聚的寒邪;夏天宜喝绿茶,因为绿茶能清热解暑,解毒;秋季宜喝绿茶,即乌龙茶。这种茶不冷不热,有助于消除体内余热,恢复甘甜温暖,使人神清气爽;冬天宜喝温红茶或复发酵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