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怎么办?

阵发性房颤见于正常人,如情绪激动、运动或饮酒。持续性心房颤动常见于肺心病、高血压、甲亢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可用莫雷西嗪治疗,每次150-200mg,每日3次。最好去医院检查病因,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防止房颤。房颤不能治愈,但经过治疗可以控制和预防。

一种中药组合物-复方丹参酒及其生产方法。将丹参、山楂、牡丹皮切碎,用白酒浸泡,过滤,得到药酒原液;将药渣加水煮沸,过滤,得水提取液,将水提取液加入药酒原液中,加入食用醋酸,即得成品。本品可改善循环,提高缺氧耐受力,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心力衰竭,减少阵发性房颤、频发早搏及其他心律失常发作,增加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还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促进骨折的修复和愈合。能改善肝脏的生理功能,促进肝脾的回缩和软化,具有解毒、抗菌、镇痛、降压的作用。

房颤治疗的目标是令人满意地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此外还防止血栓栓塞并发症。房颤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两种:1用于房颤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和III类(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于心房,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传导。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和洋地黄类药物。它们作用于房室结,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蔽传导。过去一些临床医生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具有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或防止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毛花苷C、地高辛)、非二氢吡啶(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β受体阻滞剂。一些随机、双盲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从开始服用毛花苷C开始,心脏复律的有效率和时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奎尼丁在我国已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颤的复律和预防房颤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会增加死亡率。

各种类型心房颤动的治疗

1.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时,可选择减慢心室率的药物或复律药物。对于频繁发作者,应在发作间歇期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是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对于单纯房颤和非冠状动脉性房颤伴高血压或左心室肥厚,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果无效,选用索他洛尔,后期选用胺碘酮。冠心病和心梗后房颤不需要IC药物。如果患者年轻,心功能良好,可使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择胺碘酮;胺碘酮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

2.持续性房颤:治疗策略包括:1)复律和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2)减慢心室率和抗凝。如果选择策略1,应考虑作为心房的复律药物,药物选择原则与阵发性房颤相同;如果选择策略二,就要选择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3.永久性房颤:是一种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治疗应选择降低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剂。

洋地黄类药物(1)可减慢心室率,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于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洋地黄类药物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作用于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增加隐性传导,从而减慢心室率,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在睡眠和静息时均能满意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但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围手术期等危重急症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或交感神经兴奋时,洋地黄类药物疗效有限。

(2)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活性。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通道来减缓房室传导和心室率,不仅在睡眠或静息状态下可以有效控制心室率,在运动时房颤也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对于上述危重急症,在毛果芸香碱C等药物无效时,可使用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此外,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应使用药物(如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延长房室旁路的不应期。

Ibuti1ide也是一种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心房和心室的有效不应期,对正常心脏组织的传导影响很小。Ibuti1ide对近期房颤的转复有效。研究表明,Ibuti1ide在房颤复律中的疗效优于普鲁卡因胺。

/jbzt/neike/xnke/xlsc/kssc/xfcd/200407061602426991 . htm

心房颤动,全称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很多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房颤多发生于心脏病变明显的人群,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病变)、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时候一些西药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一过性房颤,一些正常人也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房颤。

轻度房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大部分症状与心率快慢有关。心悸是患者的常见症状,阵发性或初次发作时心室节律往往较快。心慌、胸闷、惊恐症状明显,偶有多尿。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器质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大多患有持续性房颤,心功能和劳动耐受力明显降低。在二尖瓣高度狭窄的患者中,当心率增加时,心房颤动可并发肺水肿。在房颤发作的最初几分钟,有时每搏量突然减少,血管代偿反应不起作用,导致脑缺血和晕厥。当房颤终止时,可能会因心脏骤停而出现偶发性昏厥。

值得注意的是,房颤导致心房长期淤血,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心室率快的患者,容易导致心房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尤其是脑栓塞。

中医治疗房颤主要是从大局出发,望听、问、询。一般来说,脾胃气虚会损害脾阳,破坏交通,削弱祖先的气,心气不足,心脉不畅和循环异常,导致心悸。治疗宜温阳和中,益气和脉。

附子10克(先炒)、红参10克、干姜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大枣7枚、丹参15克、玉竹30克。用水煎服。可与7-15剂量联合使用。如果有效,可以间断服用2个月。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上述中药。因为个人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找有经验的中医专家。

现代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治疗的目标是令人满意地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此外还防止血栓栓塞并发症。房颤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两种:1用于房颤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和III类(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于心房,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传导。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和洋地黄类药物。它们作用于房室结,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蔽传导。过去一些临床医生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具有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或防止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毛花苷C、地高辛)、非二氢吡啶(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β受体阻滞剂。一些随机、双盲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从开始服用毛花苷C开始,心脏复律的有效率和时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奎尼丁在我国已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颤的复律和预防房颤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会增加死亡率。

各种类型心房颤动的治疗

1.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时,可选择减慢心室率的药物或复律药物。对于频繁发作者,应在发作间歇期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是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对于单纯房颤和非冠状动脉性房颤伴高血压或左心室肥厚,首选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果无效,选用索他洛尔,后期选用胺碘酮。冠心病和心梗后房颤不需要IC药物。如果患者年轻,心功能良好,可使用索他洛尔;年龄大,心功能差,选择胺碘酮;胺碘酮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

2.持续性房颤:治疗策略包括:1)复律和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2)减慢心室率和抗凝。如果选择策略1,应考虑作为心房的复律药物,药物选择原则与阵发性房颤相同;如果选择策略二,就要选择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3.永久性房颤:是一种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治疗应选择降低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剂。

洋地黄类药物(1)可减慢心室率,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于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洋地黄类药物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间接作用于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增加隐性传导,从而减慢心室率,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在睡眠和静息时均能满意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但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围手术期等危重急症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或交感神经兴奋时,洋地黄类药物疗效有限。

(2)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活性。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通道来减缓房室传导和心室率,不仅在睡眠或静息状态下可以有效控制心室率,在运动时房颤也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对于上述危重急症,在毛果芸香碱C等药物无效时,可使用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此外,洋地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应使用药物(如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延长房室旁路的不应期。

Ibuti1ide也是一种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心房和心室的有效不应期,对正常心脏组织的传导影响很小。Ibuti1ide对近期房颤的转复有效。研究表明,Ibuti1ide在房颤复律中的疗效优于普鲁卡因胺。

/jbzt/neike/xnke/xlsc/kssc/xfcd/200407061602426991 . htm

心房颤动,全称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很多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房颤多发生于心脏病变明显的人群,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病变)、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时候一些西药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一过性房颤,一些正常人也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房颤。

轻度房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大部分症状与心率快慢有关。心悸是患者的常见症状,阵发性或初次发作时心室节律往往较快。心慌、胸闷、惊恐症状明显,偶有多尿。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器质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大多患有持续性房颤,心功能和劳动耐受力明显降低。在二尖瓣高度狭窄的患者中,当心率增加时,心房颤动可并发肺水肿。在房颤发作的最初几分钟,有时每搏量突然减少,血管代偿反应不起作用,导致脑缺血和晕厥。当房颤终止时,可能会因心脏骤停而出现偶发性昏厥。

值得注意的是,房颤导致心房长期淤血,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心室率快的患者,容易导致心房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尤其是脑栓塞。

中医治疗房颤主要是从大局出发,望听、问、询。一般来说,脾胃气虚会损害脾阳,破坏交通,削弱祖先的气,心气不足,心脉不畅和循环异常,导致心悸。治疗宜温阳和中,益气和脉。

附子10克(先炒)、红参10克、干姜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大枣7枚、丹参15克、玉竹30克。用水煎服。可与7-15剂量联合使用。如果有效,可以间断服用2个月。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上述中药。因为个人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找有经验的中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