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新年想吃什么?
1,娇子
饺子是小年孩子的必备食品,在北方很常见,也是一种很好的寓意。饺子习惯在北方小年晚上吃,意思是送别灶神,“送走饺子迎风面”。
2、年糕
南方的年糕是非常好的食物,和土豆一样。无论是炒菜还是炖汤,都很不错。说到好吃的年糕,首先想到的是南方。在南方人的手里,人们总能把这种食物做得多样又美味。
3.芝麻糖
晋西北有句话叫“吃麻糖二十三,不能吃麻糖嚼手指”。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会向天帝汇报一年来世人的衣食消费情况以及天帝想知道的其他事情。那是厨神的汇报日?吃麻糖是为了让灶神的嘴巴粘上糖,不能把人间美味奢华的场面上报上天,以免惩罚爱吃喝的人——新的一年带来饥荒,希望有个平安富足的一年。
芝麻糖是精选糯米、芝麻、麦芽糖精制而成,不含任何化学污染和添加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芝麻糖以其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而闻名。具有典型的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的特点,玉梳形洁白如玉,薄如蝉翼、甜如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和维生素,具有温肺养胃、养肝补肾的功效。
4.米糕
腊月二十三,人们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的人们有做年糕的习俗。年糕是以糯米粉为主料,花生、芝麻、糖为配料,放入模具做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风味独特,有“团团圆圆”之意。
5、杀猪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陵的新河、观音的水岸村等都有杀猪过年的习俗。农历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三)过后,就会上演杀年猪的热闹大戏。把最好的肉挑出来,炒或者炖,精心烹制,然后盛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来吃猪宰杀后的第一块鲜肉。
6、火
火也是北方一些地方常见的过年食品,类似于酥饼。以烧代饥也是一种古老的饮食习惯。除了吃灶糖,火也是祭祀当天非常有特色的时令食品。
7.年宗
粽子代表团圆,不仅端午节吃粽子,元旦也吃粽子。糯米的粘性预示着家人团聚。南宁人有在来年吃“年粽”的习俗,这是新年好运的象征。
8.爆米花糖果
靖安县的民间素有“小年小年,饭甜。”在“小年”这一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果,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是丰富和甜蜜的。
9.意大利面
北方的面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源于面食的包子在春节很常见,也可以很好的馅。一个大馒头也预示着完美。山东半岛的大多数人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忙着做枣糕,也叫大包子、团圆饼、长寿桃等面,表示全家幸福,日子一年比一年多。
10,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厨王糖、大糖。一年下来,只有小年前后才卖。关东糖是用麦芽和小米制成的糖制品,用来祭拜灶神。一大块乳白色的白糖,放在方形的盘子里,一般是三寸长一寸宽,扁平丝滑。一大块新做的糖果,吃到嘴里又脆又香又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的一种糖果。它从灶神的祭祀桌上流传下来,广为百姓所喜爱。
11,炒玉米
在山西东南部,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间谚语有句话叫“23、不吃炒的,过年倒一锅”。人们喜欢把炒好的玉米用麦芽糖粘合,冷冻成块,吃起来又脆又甜。
12,糖瓜
厨糖是麦芽糖的一种,很黏。拉成长条形的糖块叫“关东糖”,拉成扁圆形的叫“蜜瓜”。冬天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冷,蜜瓜凝固牢固,里面还有一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脆脆,有一种特殊的风味。糖分芝麻糖和非芝麻糖两种。糖做成瓜形或北瓜形。中心空虚,皮厚不足五分。虽然大小不同,但交易还是按重量计算。大蜜瓜有一两斤重,但拿来当幌子,买的人很少。
小年饮食禁忌
各地的小年禁忌各不相同。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禁止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来年毁家。台湾省则不敢捣米。据说会有推倒风神的危险,可能会给来年带来台风灾害。
小年防病养生
1,眼睛疲劳。整天在办公室对着电脑眼睛总是很累。午餐可以吃一条鳗鱼,因为鳗鱼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另外,吃韭菜炒猪肝也有这个效果。
2、瘦弱。炖鱼适合瘦弱的人。吃饭前你最好小睡一会儿。人们习惯饭后睡觉,这是不正确的习惯。他们应该在饭前睡一会儿,因为人在吃饭和睡觉后会越来越不舒服。
3.脾气不好。钙有镇静情绪的作用。牛奶、乳酸、奶酪、鱼干等乳制品都含有丰富的钙,有助于消除内热。萝卜适宜行气和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化痰的功效。最好生吃或者做萝卜汤。啤酒可以刺激食欲,改变愤怒,适量饮用会有好处。
4.输三拉四。做事马虎、虎头蛇尾、粗心大意时,应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水果蔬菜的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A的食物有辣椒、鱼干、笋干、胡萝卜、牛奶、红枣、蜗牛、白菜等。
5、失眠易怒健忘。多吃富含钙和磷的食物。富含钙的如大豆、牛奶、鲜橙、牡蛎;富含磷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鸡肉、土豆和鸡蛋。
6.神经敏感。清蒸鱼适合神经敏感的人,但要加一些绿叶蔬菜,因为蔬菜有安神的作用。吃饭前躺下休息,放松紧张的心情,或者喝一点酒,帮助肠胃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