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主要针对哪些疾病?

三伏天贴,又称三伏灸,是一种起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本着“冬病夏治”的原则,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于特定穴位,治疗秋冬季节爆发的疾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将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于三伏天特定的身体穴位,可防治秋冬季节的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三伏贴”有严格的适应症,主要针对虚寒引起的“冬病”。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是指易受风寒侵袭或加重的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加重,夏季减轻。

“三伏贴”也是药,也有禁忌人群,所以孕妇、老人、体弱者、皮肤过敏者、疾病急性发热期者慎用或禁用。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贴上“三伏贴”后并不是疾病就能立刻痊愈,它的作用是减少发病,延缓病情进展。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患者应在贴“三伏贴”的同时接受正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过敏性哮喘患者也要远离各种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