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民间一直有冬季进补养生的习惯。解放军总医院名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教授认为,冬季天气寒冷,机体处于休眠状态,人体阳气被收,气血趋向内化,脾胃消化功能旺盛。所以这个时候进补容易吸收,可以滋补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身体衰老,起到长期保健的目的。

冬季进补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冬季进补。按照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平,冬季进补的对象应该是身体虚弱、劳累过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长期患病、术后或大病初愈等群体。年轻健康的人和对寒冷适应性好的人不需要进补。

用药要因人而异,气血阴阳两虚辨证施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总的原则是: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养阴,阳虚养阳;严重的虚弱也需要气血,阴阳。

同时要辨证施补,根据不同的个人体质进行不同的补充。

气虚的人——选择人参、党参、白术、灵芝等。具体来说,如果经常患有气短、自汗、不能说话、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气虚症的人,人参、党参、白术、灵芝或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杨蓉丸、生脉饮、人参蜂王浆、人参膏、人参蜂王浆、人参膏等。,如果可能的话,考虑使用西洋参,每天4-5g,在嘴里慢慢咀嚼。

血虚——选择当归、阿胶、熟地、枸杞子等。如果经常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苍白、心悸失眠,则多为血虚。当归、阿胶、熟地黄、枸杞子等中药可选,归牌丸、养血安神丸、阿胶补髓、复方阿胶浆、桑椹膏等中成药可选。还可以吃一些葡萄、桂圆肉、胡萝卜、鸡蛋、瘦肉、猪肝或鸡肝粥、猪肝菠菜汤、胡萝卜猪肝汤、桂圆大枣汤、枸杞炖乌骨鸡等。阴虚——麦冬、芦笋、百合、虫草等。

如果症状为形体消瘦、面部潮红、干咳盗汗、手足发热、耳鸣遗精、口渴咽干、便秘等。、麦冬、天冬、百合、生地、玄参、女贞子、冬虫夏草、桑椹,中成药可以是六味地黄丸、白质地黄丸、大补阴丸、天王补心丸或一些梨。阳虚——服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海狗肾等。

若症状为胃寒、四肢冰冷、口淡口渴、腰膝酸软、小便长、大便稀、阳痿早泄,可服用人参、鹿茸、海马、杜仲、冬虫夏草、海狗肾、淫羊藿、熟附子片等中药,可服用金匮肾气丸、壮腰沈剑丸、参茸丸、龟龄集、陆深高部等中成药。可以吃羊肉、狗肉、羊肾、鹿肉、麻雀肉、麻雀蛋、虾、韭菜、核桃肉等,如生姜炖羊肉、炖狗肉、羊肉粥、核桃粥、海参羹等。,既能御寒,又能暖身,比较适合体虚的老年人。

另外一定要根据身体情况来补充,不能对症下药。

进补,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然后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补品。比如疲倦乏力、气短的人,气虚,可以服用人参等滋补品;如果怕冷,腰酸背痛,属于肾阳不足,要服用杜仲等药物。如果头晕、乏力、麻木,那就是阴血亏损。应该服用阿胶、白芍等滋阴养血的药物。

但也有人认为头晕、记忆力下降是因为体虚,不宜选择人参作为补品。有些人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但服用鹿茸无异于火上浇油;有的人感冒发烧,消化不良,腹胀,拉稀。如果他们服用补品,可以说是在帮助别人。有的人是气滞血瘀,痰浊外感发热,也在盲目进补,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了病情。

更关键的是,进补前要先进补,以免身体突然补充而不适应,加重病情。而且引入和补充可以为进补打好基础。如果脾胃消化功能差,或腹胀,可先服香砂刘军丸或支竹丸,再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果。

同时更要注意剂量,避免剂量不正确对身体造成伤害。

按照规定,人参的用量每天不超过5g,一般一个疗程为10 ~ 15天。必要时可间隔2周服用。阿胶15~20g每日,鹿茸酒5 ~ 8ml每日,蛤蚧15 ~ 20g每日。进补的剂量太小就很难起作用,太大就有毒副作用。

而且服用的方法也要注意。服用不当会影响疗效。服用补药时,应该用温水送服。茶叶有鞣酸,不宜与茶叶同食,以免鞣酸与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结合而失去疗效。鹿茸要磨成细粉,吞服或泡酒。如果煮,会破坏有效成分。

有很多人在吃药补的时候忽略了食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大多数人总认为人参可以补养元气,强身健体,没有必要服用食补,却不知道药补是要靠食补的,因为药补的功效在于增强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和机体的抗应激能力,从而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改善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使其恢复正常。同时,对调节新陈代谢、刺激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辅食可以增加食欲,让营养充分吸收。药物补充健康的能量,食物补充健康。两者配合,技巧互补。食借药之力,药助食,相得益彰,效果更佳。

此外,有些人不坚持进补,不注意劳逸结合或性生活不道德,缺乏锻炼等。,也会影响药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