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钓黄河盐碱地变成“黄金河滩”了吗?

1997年6月,黄河调水,盐碱化不复存在,生态恢复,居民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使黄河三角洲成为著名的“黄金河滩”。

“5年前,这片盐碱地的草都不长,现在连方人也都专门种水稻了。”山东省东营市刁口河种粮大户杨自豪地说。

放眼望去,此时刁口河东岸的稻田一望无际,绵延千里。我真不敢相信。它过去是被遗弃的...

黄河河道刁口河1964-1976。1976后,黄河改道,刁口河受海水入侵,土地大面积盐碱化,植被迅速退化。

“黄河改道后,这里逐渐变成了盐碱地,能耕种的土地很少,只能靠天吃饭。”提到过去的情景,杨感慨地说:“往下打2米就能出水,但都是海水,根本种不了庄稼!”大面积土地撂荒,34元一亩没人要。"

1980以来,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该地区用水量激增,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90年代,黄河几乎年年断流。65438-0999年,经国务院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

黄河水资源总量有限,沿程水量分布不均。调水意味着水资源的再分配,“蛋糕”不大,难度不小。

“黄河人强调责任、协调和体贴。既要防洪抗旱,又要支持经济发展。”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王银山介绍,黄河水调局加强组织协调,科学研判优化配置水资源,将调度方案细化到月、旬,实现了调水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把有限的水资源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2014年以来,黄河再次进入枯水期,来水比多年平均值少1/3。为满足枯水期调度要求,黄委抓住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水用在了“刀刃”上:

汛期实时调度刘家峡、海勃湾、万家寨等骨干水库,精准调控河道流量;

凌汛期采取小流量截流措施,增加水库库容;

2016主汛期,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精心调度重点水利工程,适当承担风险,有效拦蓄洪水;

2017年春灌用水处于高峰期,旱情发展较快时,立即启动枯水调度模式,全力保障沿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同时保证河口地区生态用水,保证下游河道两岸及黄河三角洲湿地的良性维护。

督查组对非法取水进行监督、巡查和抽查,全力确保水调指令严格执行。

据了解,自1999年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干流18年未断流,灌溉面积增加到126万亩,为120万人提供了水源保障。刁口河作为黄河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自2010以来,先后6次调水,累计供水量达159636万立方米,盐碱地改造成了“黄金河滩”。

18以来,黄河多次向天津、河北调水补湖、天津调水,保障了山东、河北、天津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解决了“水荒”。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黄河口再现“晏子白鸥绿,长滩海白云间”的风光。

“现在不喝自来水,直接去泉水。我每天来接三四桶煮粥泡茶。”山东河务局办公室副主任陈色清指着路边排队领水的市民说。

济南有770多处天然泉水。马路旁边的人行道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荷叶状的石台。轻轻一按,泉水就会慢慢流出来,可以直接喝了。这是泉城济南的一大特色——泉水直饮点。

70年代济南泉水陆续停喷,泉城居然“缺水”?“保护泉水,就要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变泉水供水结构,就要从黄宝泉取水。”陈对说:

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建成,从黄河引水,连接城市供水管网。

现在,济南大约90%的人都喝了黄河水,黄台电厂、济南炼油厂等企业都用上了黄河水。因为黄河水替代了地下水,济南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供水比例从7:3变成了3:7。泉水保留了下来,“春城”复兴了。清泉遍布济南市区,直接接收饮用泉水已经成为济南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胶东四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曾经,青岛的居民需要定量供应饮用水,许多工厂因缺水而限产甚至停产。2012以来,引黄工程科学调度,源源不断地向胶东四市输水,为胶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沩山引黄闸承担着聊城540多万亩农田灌溉和工业供水,也是引黄入津、入冀的运河第一闸。位山闸已调水11次,普遍惠及河北省工农业生产,多次解决天津市生活用水急需。黄河水资源为天津城市发展和滨海新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受自然气候、上游来水等因素影响,历史上白洋淀曾多次干涸。流域降水少,上游截水,蒸发渗漏量大,是白洋淀干涸的主要原因。

每一个干涸的湖泊,“汽车都可以在湖底行走,鱼都没有了,荷花芦苇叶都没有了,更不要说游客了。”作为国务院172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河北省引黄工程从黄河渠村新老引黄闸取水,经河南、河北,最终调入白洋淀。有了黄河的支撑,白洋淀的未来可期,雄安新区建设供水无忧。

满足流域内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只是黄河调水的基本目标。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引黄之箭想要命中的靶心。

在黄河口,人们三三两两地在钓鱼。当地居民张武元说,这些都是开车来钓鱼的,主要是本地人和外地游客。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鱼多了,来钓鱼的人也多了。就在昨天,一对退休的老夫妇赶上了180阿津日。

远远望去,广阔的水面上随处可见渔船。又到了渔蟹的季节,渔民们正在辛勤劳作。据张五元说,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鱼和蟹的产量很高。渔民希望获得可观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富裕。

引黄济水使河口淡水资源不再匮乏,降低了近海海水盐度,补充了丰富的营养资源,重新找到了适合鱼类繁殖的“温床”。据统计,2016-2017年4-6月,利津入海水量29.3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多183亿立方米,较好地保障了洄游高峰期河口鱼类产卵场的生态用水量。

不远处,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温带最宽、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1992 10国务院批准在这里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黄河口原始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该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东北亚内陆和西太平洋周边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它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如今的自然保护区到处是芦苇、柽柳树和海鸥,生机勃勃,意气风发。然而,20多年前,这里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海水倒流,地面龟裂,寸草不生。黄河水沙调控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历史机遇。通过筑堤修坝,引水到湿地蓄水,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用淡水冲碱降低土壤含盐量,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还是黄河调水,让这个保护区焕然一新。

“以前在日本繁殖的东方鹳,现在在这里繁殖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朱淑玉说:“对比黄河调水调沙前后的变化,2000年鸟类28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41种。现有鸟类36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二级保护鸟类51种,种群数量300-400万只。2010和2016年,我们还被命名为‘中国东方鹳之乡’和‘中国黑嘴鸥之乡’。现在,这里的东方白鹳从候鸟变成了繁殖鸟,黑嘴鸥的数量占了世界的一半。”

如今,这片“中国最美的湿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极大地促进了东营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据估算,仅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价值就可达6543.8+076亿元。

引黄利国利民,真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