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为鼠?背后有什么秘密?

大夫说三国之十一:曹操杀华佗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有人说,华佗一生执着于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对事业淡然处之,所以成就斐然。有人说他其实是一个热衷于功利的世俗之人,因为他是被曹操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杀死的。真的是这样吗?

1.为什么有人说华佗是俗人?建安时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频繁的战争和猖獗的瘟疫给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这样的时代通常也是名医辈出的时代,其中华佗最为著名,被后人称为“神医”。

华佗是裴郭桥县人,与曹操同郡。在他们的家乡安徽亳州市,华佗的知名度不比曹操差。

《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华佗的传记。三国志说他有特点,后汉书说他有特点。

华佗生年不详。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他生于永嘉元年(145),比曹操大10岁。和当时大多数学者一样,华佗年轻时致力于经学研究。他去徐州读书,同时熟悉几本儒家经典,类似于同时拿到几个文凭。

陈登的父亲陈党培推荐他为连笑,秋黄丸也曾招他为官,都被华佗拒绝。

那时候当官和当医生是很不一样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医生的地位很低,职业是绝大多数学者的追求。华佗当选孝廉,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可以开始仕途了。这是其他人渴望的事情,一些高级官员主动提出。如果华佗愿意,他的事业将会扬帆远航。

也许是华佗的选择太难理解了,所以有人推测华佗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功名意识很强的人,不应该被招为捞名、沽名钓誉的手段,目的是抬高自己的身价,等待更大的机会。

不可否认,在汉末,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有的人连续推脱政策十多次,结果名声一次比一次大,越推脱越隐蔽,把拒绝入仕当成一种手段。但这样的人内心并不能真正放下仕途,精力会不停的揣测和观察,无法在另一个领域往下钻。

华佗一开始可能会把事业当成自己的人生规划,但是当他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方向有了坚定的信念,他就变得心不在焉了。如果他还是三心二意,相信以后也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功。

有一种人,对某项事业有着别人没有的天生的天赋,而且就是热爱,渴望,所以心里装不下别的。最终,他们在那个领域变得无与伦比。华佗就是这样的人。二、华佗为什么被称为“神医”?《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记载了华佗的很多故事,可见他的医术是多么高超。

有一个姓邓的人,是县里派来的工作督导组组长。他生病了,觉得自己的病已经好了。华佗为他把脉,告诫他:“你的病虽已痊愈,但也要休息,等待完全康复,否则性命堪忧。”

但是组长不听,有点累,很快就病死了。

还有一个病人叫徐,因为胃病卧病在床。华佗去做了诊断。这个人说:“昨天请了一个医生用针扎胃管,扎完了就咳嗽,心烦。”

确诊后,华佗对他说:“那是个错误。针灸不准确。它不去胃,而是去肝脏。如果每天吃得越来越少,五天就会出事。”

果然,这个人吃得越来越少,五天后就死了。

所以大家都认为华佗是神,他能知生死。为了挽救一条生命,华佗有时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有一个郡太守患了不治之症。很多医生都不看好,就请华佗去看了一下。

华佗看了看他的病。他没说怎么治,也没开药。反而嚣张跋扈,索要巨额医药费。之后留下一封信,无缘无故骂了太守一顿。

太守早就不高兴了,现在忍无可忍。一怒之下,他派人去杀华佗,可是根本找不到人。他越想越生气。他气得吐血好几升,血全是黑色的。没想到,病居然好了。

原来这是华佗刻意采取的一种处理方式。通过激怒太守,使其体内一直无法循环的瘀血得以排出。华佗用的这个技巧,可以算是心理治疗。

有的人病得很重,却不用花太多钱买贵药。华佗经常对待没钱的人,他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有一次,华佗在行医的路上发现一个病重的人。他的喉咙好像被堵住了,吃不下东西。他看起来很痛苦。华佗上去看了看,让他去路边的小饭馆要些醋,弄些水草捣烂成粉,和醋调着喝。

结果那个男的吐了一个像蛇一样的寄生虫,他就好了。后来,病人家属去华佗的住处表示感谢,发现墙上挂着几十个这样的虫子。

华佗的突出贡献不仅在于临床医学,还在于外科、养生和针灸。他发明的“马飞散”是早期的一种,他可以用它给病人做手术。他的医术不能只用“出神入化”来概括,简直令人惊叹,所以史书上把他归为“方士”,后人称“方士”。

也有很多名人给华佗治疗过。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用毒药治疗关羽的尸骨,但是正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有名人见过他,比如陈登,周泰,曹操。

陈登访华佗发生在陈登任广灵县令的时候。《三国志》记载:“广陵郡太守陈登生病,胸闷,面赤。

脉曰:‘傅君腹中有数升虫。如果他想变成坏疽,他会吃鱼腥味的东西。就是做两升汤,先拿一升,一定要做到最好。吃了一会儿,吐了三升虫子,头都动了,身上都是生鱼,越吃越难受。

他说,‘病会在最后三个阶段发作,好医生是可以救的。’如果按日期出发,缺席就会死。"

周泰是孙吴的战士。有一次他受了重伤,华佗治好了他。这件事影响很大,连曹操都知道了。

由于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疲劳,曹操患了头风,发作时疼痛难忍。他周围的许多医生都看过它,但效果不好,更不用说把它连根拔起。有人把华佗介绍给曹操。

曹操遇到华佗的时候,是他的一个老乡。其次,他听说他很有名,所以很尊重他。曹操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王老师就是在江东治好周泰的那个人吗?”

华佗给曹操治病,决定用针灸治疗。他从曹操的胸椎膈穴把针扎进去,没费多大力气,曹操就觉得脑子清楚了,头也不疼了。曹操非常高兴。

华佗对曹操说:“你的病是大脑的慢性疾病,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必须长期治疗,慢慢见效,才能延年益寿。”

华佗说的可能是实情,曹操却有点不高兴。他以为华佗在他面前故弄玄虚,可以很快治好他的病,但他没有那样做,目的是要报酬。

不过,为了下次有人能治头疼,我会把华佗留在身边,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3.曹操为什么称自己的老乡为“鼠辈”?起初,除了治疗自己之外,曹操还允许华佗展示给人们看。曹操当上丞相后,要求华佗专心治病,不要再为他人服务。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医生,不经常接触病人是无法提高医术的。这对于有点情绪化的华佗来说,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

华佗后来找借口,说收到家信,想回家看看,曹操获准休假。可是,华佗走了,就没回来。曹操几次上书催促,派地方官去探望,华佗还是没有动身回家的意思。

曹操大怒,派人查证。他交代,如果华佗的老婆真的病了,华佗就不追究了,给她40欢迎延长假期。如果是假的,就逮捕他。

我去的时候发现华佗的老婆没病。华佗想当个体户医生,又不想当全职医生,就撒了谎。

曹操对骗他的人恨之入骨,于是把华佗抓起来,关进了徐县的监狱。

荀听后,恳求曹操说:“华佗是一个诚实的人,有很高的技能。请手下留情。”

谁知曹操怒气未消,不仅不肯饶恕,还大骂华佗是“老鼠”,下令处死华佗。

华佗死后,没有回故乡乔县安葬,而是葬在徐县,这可能是由于他生前的囚徒身份。

《三国志》记载,华佗临死前拿出一本书交给狱卒,说上面的东西可以杀死活人,但狱卒胆小不敢要,华佗在狱中把它烧了。华佗留下了很多故事和传说,却没有一本医书。

如果这个狱卒冒险接受华佗的书,传给后人,可能又是一部伤寒杂病论。

华佗死后,曹操又犯了头风。曹操说:“华佗虽能治此病,此人却不好好治,一拖再拖,试图自重。我不杀他,他也不会为我断病根。”

曹冲生病的时候,华佗已经死了。这一次,曹操不再守口如瓶。他叹道:“真后悔杀了华佗,让儿子活活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