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过后,上热下寒的人要注意了。记得做四件事补血。

总是上火,真的一定要有火吗?

有这样一种体质,叫做“上热下寒”。

这是怎么回事?忽冷忽热的人,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生气。让人无语的是,这种人如果上火了,如果一直“清火”,上火的各种症状不但不会改善,反而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但这些人容易上火,同时又总是被这些虚寒的问题所困扰:

这一系列的问题会给女性的日常身体状况和未来的生育带来无尽的烦恼。

“上热下寒”其实是气血运行紊乱,脏腑之间的急斗,身体的阴阳顺序颠倒,最终呈现出一种凌乱而令人心醉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人体气机的循环,说白了就是一个循环的循环,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的:

上面描述的这种状态,对神秘人来说,叫做“水火既济”或“阴阳作爱”。

在白话文里是指气血上下有序和谐运行,能使暖的地方暖和,凉的地方凉爽,阳气不会像脱缰的野马四处游荡。

一旦身体变得忽冷忽热,就该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了。因为相比那些相对简单和不复杂的体质,它的成因更复杂,需要你更有耐心地和你的身体对话来解决:

第一,阳虚太弱。

下面列出的这些情况可能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当阳气受损、虚损时,身体就容易激发阴寒性质的邪气,导致大量凝聚或入侵,越积越多,就会慢慢沉淀在身体的较低位置。

这个时候,肾中的元阳(命门之火),这个维系生命活动的终极源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阴寒恶鬼横行霸道,以为这一天过不去,这个家留不住。我们该怎么办?我不得不离开我本来应该在的地方,向上飘,找一个寒冷不是很强的地方。

这样,身体就变成了温暖的下半身,而根本不温暖,也不应该过分温暖的上半身,总是被这无辜的小火苗燃烧着。

叠加起来,这种“上热下冷”和“火不归元”的奇怪现象就无休止地反复出现。

二、脾胃受阻,升降异常:

有些上热下寒的人,伴随着这样的症状:

从心窝到肚脐,总觉得胀,饱,滞,堵,心慌,难受,生气。

因为中焦的脾胃是人体的枢纽,沟通上下和阴阳。心火与肾水的沟通,以及肝胆的和谐,都需要通过“脾升胃降”的机制来实现。脾胃升降有序,就能实现上面说的“圆周运动”。

另一方面,饮食无节制,起居无常,久坐卧卧,心情不佳,思虑过多,寒黏腻,肥甘,导致伤中焦,脾胃不好。

这样轮毂就转不过来了,通道被堵住了,不该涨就不该跌。“新”自然会导致最后的“不”,随之而来的就是“上热下冷”、“上实下虚”的怪问题。

第三,心火亢盛,肾精肾气不足。

“心火”从何而来?要知道,中医里的“心”不仅仅是指肉肉的跳动的心脏,还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和情绪心理状态。有些忽冷忽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这样的:

当人的心灵很难平静稳定,总是被什么东西挑起,心中无形的邪火总是在燃烧,慢慢的,无形就会化为有形,量变就会产生质变。

如果沉迷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养成了喝咖啡、熬夜、用眼过度、担心大脑、抽烟喝酒的习惯,邪热邪火就会被点燃、蔓延。

同时,太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熬夜、放纵的生活方式,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控制和补充。肾的精气,也就是“肾水”,流失无穷。没有肾之精,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来保证肾水“养心火”这一生理功能的顺利完成。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纠结于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奇怪体质。

不可忽视的是,肾精肾气不足会影响全身,呈现一种“能量不足”被掏空的状态,身体中下部甚至全身都会呈现一种虚弱、虚耗的状态。

这个身体就像一个倒三角形。如果你摇摆不定,不稳定,总会有大病一场的时刻。

黑豆水+脚心贴减少浮火

对于身体忽冷忽热的人,出现上火问题的时候,一个相对安全的饮食“降火”方案我推荐用30克绿心黑豆的开水当茶。

如果舌苔不厚,不存在腹胀、口臭、便溏等问题。,可以在煮黑豆水的时候加入生地黄、生地各5克。

另外可以买吴茱萸30克,肉桂30克。将两味药研成细粉,用适量陈醋调成糊状,但不要加太多,调成稀糊状。如果发热症状明显,特别强烈,或者睡眠不好,可以再加黄连30克。

吴茱萸

桂皮

每次使用时,挖适量混合药膏,涂抹于双脚底涌泉穴,7~10天。但是这个方子只能外用,禁止内服。不适合孕妇和月经量大的人。

泡脚祛寒湿+引火归元

每次可用花椒15g、板蓝根盐9g或大粒盐,然后加入足够的水煮沸10分钟,然后冷却到可以接受的温度。泡脚的水面高于手掌的宽度。

切记不要混冷水,只要泡到身体微热出汗即可。

泡脚的时候最好用手搓背。泡好后可以在脚底揉揉涌泉穴,可以增加引火的效果。

腹部摩擦法

上热下寒,尤其是脾胃阻塞、饱胀的人,非常适合搓腹这样的小方法:

首先你得涂点油,会更省力,更深入。推干了可能会伤到不糙不厚的人,甚至会蹭到皮肤。

②双手中指相连,从心窝腹正中线向下推至耻骨联合,***21次。动作要慢,力度要彻底,切忌浮躁和蛮力。

如果你在推腹部时感觉到细微的肿块、结节、气团和痛点...记得按摩这些部位。

(3)用拇指外的四指,稍用力揉搓,可将深层的邪气引至表浅,将阻滞点搓去,使之分散。灵活运用你的力量,不要太多,以免伤及内脏。

如果胃肠道唧唧喳喳,打嗝,虚脱也不用担心,这只是说明身体在慢慢变得顺畅,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排出来了。

更省心的方法——从月经开始

从调理月经的状态入手,改善上热下寒的体质,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因为月经是女性“更新”和“调理整顿”的好时机,所以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暖宫驱寒,沟通心肾,疏通脾胃,使上面的浮火下降,中间的脾胃不再受阻,下面得到温暖,往往会更有效。

对于上热下寒的人,后期以滋阴养血、滋补肝肾、健脾祛湿为主,排卵期以补肾助阳为主,前期以疏肝理气清虚火为主,经期以活血化瘀、散寒散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