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攻打伊拉克后为什么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据为己有?

假的!目前美国从伊拉克开采的所有石油收入中有10%的净销售红利,远远多于从伊拉克开采的石油。所以,不是美国不占有伊拉克石油,而是美国用另一种方式掩盖自己的抢劫行为。

因为当地反美情绪非常严重,美国很难直接开采伊拉克石油。而且因为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石油储量很大的国家,美国开采伊拉克石油是没有用的。它还必须求助于第三方将其兑换成美元。所以美国当时出台了一个策略,就是合作入股。伊拉克战争前,伊拉克的大部分油井为法国和东亚某国所有。美国会把这些油井还给这两个国家,但条件是美国抽取10%的净销售红利。两国商定,两国每年在伊拉克开采的石油总价值约为6543.8+020亿美元,美国可分成约6543.8+020亿美元。伊拉克战争至今已16年,直接折算成美国红利约180亿美元。

除了这些主要的(中法)油井,伊拉克的石油开发权也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国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出售这些开发权,出售金额约为6543.8+050亿美元。而且它卖给他们的时候签了霸王条款,要从美国购买采油设备。为此,美国出售了约500亿美元的石油生产设备。

打伊拉克确实花了不少钱。美国好像吃了大亏,但美国人还是发了大财。当然,美国人民赚不到这个钱,但是美国政府背后的钱主和利益集团赚到了。

各大军工企业,安保公司,甚至建筑商等。,大量公司从美国政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钱是花了,但最后大部分都流入了利益集团的口袋。

伊拉克有很多石油,但是美国人不喜欢。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控制一个国家,远比实际控制其土地和资源更有效、更实惠。

如果美国真的想控制伊拉克的油田,恐怕美国人挖的油都不够安保人员用。

就像你在沙漠里开采黄金,周围都是无尽的敌对人群,你能顺利挖出多少石油?然后顺利运出去?几十块钱一桶的油!

怀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美国人会怎么做?

石油是宝贵的,但美国本身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

说到底,美国人打伊拉克的核心是打一场“石油美元”保卫战。萨达姆一直对美国强烈不满。正好欧元诞生了,老萨就想着用。

毕竟,伊拉克也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被老萨搅黄了,那永远是对石油美元的威胁。

石油美元是美国霸权的基础。只有全世界都在用美元,美国人才能在薅羊毛肆无忌惮。

所以要把老萨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不能让老萨对其他土豪产生不好的影响。

老山姆真是牛气十足!我是个硬汉,至死也不承认!

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最终推翻萨达姆政权,建立亲美傀儡政权。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考虑到伊拉克人民的反美情绪,美国没有直接介入伊拉克的石油开采,而是与战前在伊拉克与萨达姆政权有贸易往来的美国企业和外国石油开采公司合作开采伊拉克石油并对外销售,而美国则通过利益集团收取10%的石油销售利润。

表面上看,美国并没有把伊拉克的石油据为己有,不是为了石油去攻打伊拉克。而美国却通过“空手套白狼”的伎俩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吸收了石油销售利润,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也很简单。第一,美国有三大武器称霸世界。一是军事实力强。美国不仅拥有强大的陆海空三军,而且在全球各个战略要地都有军事基地。只要有必要,他们可以在世界各个角落迅速展开军事行动。第二,经济中的所有领域都有定价权。比如,世界经济取决于美联储是否加息。美联储是否加息成为金融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第三,美国的强大繁荣及其标榜的价值观催生了全世界的美妆粉。亲美粉基本上已经成为欧美外交和政治中的关键群体。维护美国在舆论中的光辉形象,需要阿谀奉承和粉饰太平,对内施压他国敦促他国按美国的指挥棒行事,也需要内外配合。从二战后美国在各国上演的政变、反政府势力、反政府行动来看,这些美国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维护美国整体形象的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原因也很简单。美国要想控制中东,就必须有一个能跟着美国指挥棒走的代理人。萨达姆·侯赛因就是不听美国指挥。与伊朗开战符合美国的利益,但伊拉克军力增长对其他阿拉伯成员国的威胁已经触及美国作为保护国的权威。入侵科威特打破了美国的底线。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维护其作为阿拉伯世界保护国的权威,摧毁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任何独裁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只是借口,都只是为了维护美国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是独裁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占领了伊拉克的石油,也不会给全世界留下弹药。它怎么能这样做呢?

第三,美国控制中东有两大目的。一是控制这个连接欧、亚、非的重要战略要地,控制苏伊士运河。二是控制石油的产地,一方面可以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切断敌方的石油供应,另一方面可以获得石油的定价权。油价涨跌美国人说了算。例如,总统最近要求沙特阿拉伯采取措施降低油价。在此之前,油价暴跌。虽然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和伊朗没有倒下,但委内瑞拉倒下了。但这也沉重打击了俄罗斯和伊朗的能源经济。也就是说,油价仍然是攻击和制裁他国的武器。美国吸金能力最大的方面不是商品出口,而是金融和美元的霸主地位。对包括石油在内的各种重要物资拥有定价权,可以根据美国经济利益的需要和政治需要随意调整价格,从而达到对美国最有利的目的。

第四,伊拉克的石油在整个产油区的份额非常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只是为了掠夺科威特更丰富的石油。相对于石油定价权,伊拉克的石油利益算什么?跟维持美国发动战争的体面比起来算什么?也就是说伊拉克石油的利益很小。如果美国占领了伊拉克的石油,会因为太赤裸裸而在世界上失去无数的美粉。特别是中东的反美呼声会更高。没有亲美势力,或者亲美势力成为彻底邪恶的代名词,美国如何培养代理人,控制每个角落,包括中东?有必要全方位使用武力控制吗?如果我们失去了对中东的控制,我们将失去石油的定价权和战争中对石油的战略控制权。那损失就太大了。德法为什么收留所谓的叙利亚难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形象。为了掩盖叙利亚战争的不公。所以美国不可能为了伊拉克的石油去占领它。

美国推翻伊拉克政权,绞死萨达姆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伊拉克石油。它的初衷是为了石油美元来强化美元,在世界上建立霸权!

美元是世界硬通货,这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元最初与黄金挂钩。哲学上有“金银生而为钱,钱不生金银”的说法。黄金因为价值高,体积小,便于携带,也非常适合与美元挂钩。这个时候,美元并不弱势,它“坚韧”而且非常有信用,全世界都愿意使用这种货币。

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大量印制美元支持战争开支。美元缩水太厉害,支撑不了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价格。美国尼克松总统立即在1971断交,放弃了之前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承诺,让美元和黄金人为脱钩。

在随后的10年里,黄金从35美元涨到850美元,到1美元盎司。尼克松为美国做了正确的事情!如果他不把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国的黄金储备可能会被世界各国政府交换。其结果是,美国将失去巨大的财富。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信誉下降,美元本身损失惨重。为了恢复美元的信誉,重新确立美元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美国选择将石油与美元挂钩。这是因为石油是一种战略资源,在现实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尤其是在西方。

然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不信任美元,他想用欧元作为该国石油贸易的货币。软硬结合之下,萨达姆始终不为美国所动。这在美国人眼里是大逆不道,彻底激怒了小布什。需要注意的是,萨达姆的行为无异于砸了美国的国库。如果萨达姆不被消灭,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使美国失去世界主导地位。

接着,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拿着一个食道“洗衣粉”(普京的剧评)上了联合国安理会。他一脸严肃,振振有词地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以此为借口,纠集了一批欧洲的小弟国家,悍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绞死了萨达姆,扶植了一个亲美的傀儡上台,在一百多万伊拉克人民死去之后,在活生生的伊拉克人民过着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的悲惨生活的时候,石油美元霸权终于站稳了脚跟。

而美国现在的净分红是伊拉克出口石油收入的10%。换句话说,石油美元霸权确立后,美国最终以另一种方式占有了伊拉克石油。

只能说你被美国欺骗了。最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伊拉克想赶走美国却赶不走。可想而知,邀请狼进屋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美国的狼想吃肉,伊拉克的石油已经被美国完全吞噬了。

说伊拉克好的都是卖国贼,卖国求荣,普通人真可怜!到目前为止,许多普通人无家可归,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已经在另一个问答里解释了细节,请去查一下。

美国为了一己私利,置伊拉克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于不顾,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许多人离开家园,逃往邻国。

美国是世界动荡的源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随时准备保护我们的国家。警惕美国利用汉奸搞乱中国,再次攫取我们的财富。美国最擅长无中生有,以武取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0世纪90年代初和20世纪初,美国两次攻打伊拉克,至今仍在伊拉克驻军。至于美国为什么攻打伊拉克,有两次明确的原因:第一次是因为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安理会授权美英“解放”科威特;上一次美国私自出兵攻打伊拉克,原因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帮助恐怖分子。

当然,透过表面现象,美国攻打伊拉克一定是别有用心。很多人说是为了伊拉克的石油,但是后来美国好像并没有把伊拉克油田据为己有。那么美国到底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呢?

第一,为了控制中东局势。中东因其能源和地缘优势,一直是美国的重点。美国一般通过代理国家或势力来控制中东,绝不允许这个地区出现一个反美的势力。当时的伊拉克就是这样的“出头鸟”。

第二,对于伊拉克石油。美国虽然不拥有伊拉克油田,但不代表不重视伊拉克石油。战后,伊拉克石油的开采基本上由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公司控制(后来控制权发生了变化)。美国之所以没有把大量的石油运回美国,是因为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油气出口国。当然,美国打伊拉克更重要的是石油美元,石油美元是美国收割羊毛的工具,而伊拉克打算接受其他货币,这是美国无法忍受的。

第三,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改造伊拉克。一方面,美国在打下伊拉克后,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模式把它打造成一个“模板”,以此来规范其他中东国家;另一方面,美国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进程也有很大的经济利益。

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美国军工企业对战争的推动作用。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一枪走火,黄金万两”!

美国并没有占领国家,而是通过资本管制,更多的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我们发现,二战以来,世界大国格局基本未变。大国不再扩张了吗?或者是什么原因?

控制方式的转变,从土地控制到资本控制。人类社会,从奴隶制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征服和被征服。甚至西方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欧洲,罗马帝国、普鲁士王朝、奥斯曼帝国,还有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等。,都是通过占领更多的领土,攫取更多的生产资料来实现霸权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已经能够保持健康,但资本主义国家不会停止攫取世界发展红利和其他国家的资本,但方式不再是采取占领,而是更多地利用资本的力量进行控制。如果有反抗,他们会用军队镇压。

成本控制的变化,从殖民控制到财务控制。如前所述,如果进行占领和殖民控制,成本往往非常高。然而,通过地方投资,地方资本产出的大量盈余转化为收入。这样可以避免高额的管理成本和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由于股权的控制,控制力更强,控制效果更好。

同时,在大多数国家,资本对政治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资本很容易实现对政治的影响。

控制层次的变化,从殖民者到代理人。如上所述,将资本对政治的影响转化为控制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是支持代理人。曾经,苏联解体后,绝大多数俄罗斯财阀都是美国代理人,绝大多数俄罗斯政府高官都曾被美国资本控制。如果没有美国资本背景的普京没有用铁腕手段迅速消灭七大财阀,那么俄罗斯依然是被美国资本牢牢控制的小弟。

同时,用殖民的手段来控制,除了成本高,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革命。美国曾经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这些殖民者一开始是宗主国控制殖民地的工具,后来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和话语权,最后成为反抗宗主国的先锋。比如美国早就脱离英联邦,成为世界霸主。

但是用代理人控制,资本控制下的代理人更容易屈服,更容易用本地代理人控制本地化。而且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更换代理。

所以美国现在不会通过占领来占领伊拉克油田,而是通过资本渗透来控制伊拉克的资源。

美国攻打伊拉克不是为了拥有石油,而是为了石油美元体系。每个国家都需要石油来发展经济和发动战争。如果它想要石油,就必须换成美元。如果它持有美元,它必须为滥发美元买单。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滥发美元,让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个人为战争买单。伊拉克萨达姆宣布石油贸易用欧元结算,使美元与伊拉克石油贸易脱钩,石油工业国有化,于是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后,临时政府宣布石油贸易将以美元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