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展出160套如意。如意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辛丑年春节,故宫博物院将于2月10至5月9日在神武门展览馆举行展览?好运?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意展?,延长3个月。
如意,又名?抖王?说说手柄?,由古代的挠棍演变而来,用骨头、角、竹、木等制成。,最初被制成爪状手柄,用于搔抓止痒,故称?如意?。汉晋时期,如意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功能,成为文人交游、谈吐、舞蹈的娱乐。它的形状演变成了云头、弯颈、扁柄。宋代以后,如意发展成为室内陈设品。明清时期,以灵芝为主要造型的如意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寓意,成为承载祈福消灾美好愿望的珍贵之物。如意在清代宫廷中备受推崇,不仅大大提高了它的观赏性,而且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每逢重大事件,如宫廷节日、慈禧太后的生日、皇室婚礼等。,宫中大臣、亲戚赠送的礼物多为铅。皇后送给或送给地方官员和外国使节的礼物,往往如其所愿。
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清时期的如意柄2000余件,材质有玉、竹、金属、牙骨、瓷器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工艺的盛况。本次展览特别选取158件(套)进行展示,旨在充分体现明清时期丰富的材料、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众多的题材。
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玉如意?,包括曹植、生日快乐、题词、吉祥等。,突出了玉料如意在清代如意制作中的主流地位。第二单元?竹木好?,分为竹、木、木柄镶嵌三类,展现了明清文人用作书桌的优雅魅力。第三单元?金属如意?展现宫廷的精湛工艺。第四单元?99快乐?通过成套如意算盘的集中展示,反映了宫廷节日和皇帝皇后生日时使用的如意算盘。第五单元?其他材料满意吗?,展示由牙骨、珊瑚、琥珀等稀有材料,以及漆器、玻璃、陶瓷等材料制成的精品。
在故宫,新年期间,好运和好运都是幸福的。本次展览旨在以知识和兴趣为基础,呈现一把精美的如意柄。期待观众通过观看寓意吉祥的如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同时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传递对春节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