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爱福艾灸馆说上火的人也可以艾灸。
艾振豪的养生专家说,“上火”是民间说法,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上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就会上火。所以所谓“火”描述的是体内热的一些症状,上火也是人体阴阳失调后的内热证。具体症状是眼睛发红,口腔糜烂,小便发黄,牙疼,喉咙痛。“上火”更容易发生在气候干燥、持续湿热的天气。一般认为“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解决办法是“去火”,即中医清热泻火的方法,可以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的药物,也可以用于中医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辣炒等热性食物。
唐代《备急千女方》指出艾灸对脏腑实热有导泻作用。书中多处还论述了热毒蕴结所致痈、阴虚内热证的艾灸治疗。比如说“小肠盛热,阴之灸满,随岁月而愈浓。”又如“肠痈屈二肘,肘尖骨皆壮,故脓血不畅。”解渴,口干不能当忍者,灸小肠强,灸三寸跨。"金元时期的医生朱丹溪认为,灸热证就是“从点论治”. "《医学概论》阐明了灸治热证的机理:“热为灸,导致热郁,火为燥。“《金鉴灸痈》指出:“痈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由无痛灸至痛方,由疮灸至无痛灸,最宜”。总之,艾灸可以以热诱热,使之外出。艾灸能散寒清热,说明它对机体原有的功能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艾灸的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人的反应性和治疗效果是综合的。治疗(艾灸)——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的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同样的艾灸疗法,对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感觉传递不同,疗效也不同。原因是人的反应力不同。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上述因素均可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从而发挥艾灸的最大功效。
所以艾灸也是上火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