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石刻的历史演变

中国北朝至明代的纪念碑、雕像和摩崖石刻。在陕西省耀县以东2.5公里的王耀山上。这座山是以唐代名医孙思邈隐居于此而命名的。药王山北朝开始雕刻佛教造像,隋唐建宝云寺,造像广开。唐朝以后为孙思邈建祠,下一批与孙思邈有关的石碑留存。保存在耀县的雕像纪念碑被移到王耀山展出。药王山石刻集中在仙花台(又名北洞、太玄洞)和圣森台(又名南安),包括历史古迹、石像、崖洞石刻三部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 *和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古迹***150通行证。大部分是与孙思邈有关的诏令、碑刻、诗词、绘画等。特别重要的是明代刻的“千金难买”和“海上仙诀”,都是两面刻的。《千足金宝典》摘录了孙思邈《千足金方》的重要部分,它是用四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海仙方是1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枕上之书,第二部分是养生之书,第三部分是各种疾病的药方。这些医疗方法和保健知识是孙思邈总结中国古代医学知识和毕生实践经验的精华,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此外,著名的还有北周五年(570年)张和尚大师碑和题写的《楚韵传诗》碑,都是建国后中国人新发现的。

造像碑包括清末以来耀县一带出土的北魏至唐代造像65,438+000余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魏元年(424年)韦文郎造像碑、太和二十年(496年)姚伯铎造像碑、五年(524年)邱造像碑和北周造像碑。这些雕像有四面、三面、两面和一面。佛龛里浮雕佛菩萨,龛边浅刻天王恩人。碑上有许多刻字。碑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雕像中雕刻的雕刻技术、铭文内容、书写风格、人物、服饰、马鞍、车辆造型和建筑,是研究佛教发展、北方少数民族历史、音乐、舞蹈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了药王山文物保管所。国家拨款对药王山石刻进行了收集、加固和维修,建立了造像碑廊,对石刻进行了加固,并用石条修筑了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