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书法美的思考
两周前,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阅读蒋勋的《中国书法之美》。
我不熟悉蒋勋。初读《中国书法之美》时,我以为写字大概是“主观浪漫主义”。姜引用张的“书法的美是知识,而不是呻吟”也很有意思。但我把这本书定位为一篇主观的文化随笔而非严肃的作品,并没有很排斥。
以这本书的整体定位,读起来很流畅。看着仓颉那句“天天下雨,夜里鬼哭狼嚎”煽情的话,看着几乎失传的甲骨文,看着《祭侄文稿》哭诉安史之乱什么的,不过是发散思维,自我升华罢了。
这本书的细节问题很多。我选了很多关于江弱水的文章。虽然也看到有人骂江弱水酸炒,但还是同意严格对待细节。而中国书法的美,被别人当成了主观的文化随笔,我自己的历史知识还在。其实这些细节并不太麻烦。
总的来说,《中国书法之美》这本书浪漫煽情,历史细节模糊,汉字演变不严谨,书法鉴赏不正确,偏向作者的主观性。附属于云门舞集和书法教育的部分是模糊的、主观的。
作为文化小品,看懂中国书法是可读的,逢年过节打发时间也是可读的,没必要把它当学术著作认真读。
看完这本书,我还是有个人收获的。作为一个肤浅的观众,我一直喜欢短信,但不欣赏行书和草书。这本书对我的好处是提高了一点对行书的理解和欣赏。
年底厦门还有云门舞集的演出,我会考虑去看。
作为一名小学书法老师,为了让正规的书法课生动有趣,让博大精深的书法知识通俗易懂,我找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法文化书籍——《中国书法之美》。这本书是著名的美学家、作家和画家蒋勋的杰作。从汉字的演变、书法美学、感性教育、汉字与现代性四个章节介绍了中国书法之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汉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尊黑陶像,仪台上有符号,上有圆形,下有曲线,下有五峰山。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文本。绳结、仓颉、刷子、石鼓等。像电影一样在我们面前闪过。
书法美学让我对五种书法风格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波浪飞檐的隶书线条,碑文的厚重典雅,从草书到狂草的公平与危险,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元明书法的形式与表现,清代书法的古朴与平淡。
也让我对魏夫人的“笔图”有了仔细的感受。“峰落石”的点是形状、体积、重量、速度;《千里云雾》的横向是水墨在纸上的互动节奏;《枯藤万岁》讲的都是看似枯萎却毫不妥协的坚强生命。
以小见大,让人看到中国书法的奇妙之处,不仅仅是手指和手腕之间,甚至呼吸,还有养生,体育锻炼,气质的表达,学习如何做人,安定加持的力量,最后达到的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仪式,就像瑜伽,太极,跳舞,甚至慢跑,由静转静,达到身体律动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蒋勋的《中国书法之美》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讲述了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故事,以文字编织画面,带我们走进古老而现代的中国时间走廊。
《汉字书法之美》一书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汉字书法的历史,却处处谈及汉字书法的美学,堪称“历代书法美学指南”。比较了韩立横线的“波”与中国建筑的飞檐,分析了王羲之《兰亭序》中呈现的行书的“即兴与自由”,比较了碑帖的“厚重与典雅”。阐释唐凯的“法度与庄重”,描述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人格”,阐释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与意”,思考清代书法的“朴拙”。
有人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世界运行的节奏日新月异,我们迷失在海量的数据中。互联网、手机、微信不断更新自己的设备,接触新鲜事物眼花缭乱,却赶不上那些变化。回过头来,他们突然发现,一路走来,像个孩子一样,要扔西瓜和玉米芝麻,这是最不能丢的东西。无论世界变化多快,它的根总是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中,厚重积淀的文化土壤是我们永恒的宝库。校园里的学生又开始学习三字经和千字文,随着朗朗书声,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一档炙手可热的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与朗读者》,唤醒了人们对经典的热爱,也提醒了我们真正应该把握的东西。《中国书法之美》是写给中国每一个人的书法美学,唤醒了中国每一个人的书写记忆。中国书法的美,不仅仅是在手指和手腕之间,还有呼吸、养生、体育锻炼、气质的表达、学会做人、安定加持的力量,最后成为与自己相处最本真的仪式。
阅读蒋勋的《中国书法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会在内心深处引发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正如蒋勋所说,“中文写作是一种强大的信仰”。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的一点基础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和丰富他的艺术审美修养,而且也是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汉字是我们与知识沟通的桥梁。有了对汉字的熟识,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世界,学习生活和人生的智慧。而中国书法就是记录汉字的历史,把汉字本身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在书法中,我们可以平静浮躁的身心,体会生活的美好。蒋勋说,写汉字,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种练习。每个人都应该将这种做法进行到底。
看了《中国书法之美》,某个人从小练字很难——小学的书法课,老师总是把大家写的字贴在墙上,圈出亮点。那时候有人是唯一一个作业里没有圈圈的孩子。初中的时候,我很羡慕班长的一手好字。高三闲着没事的时候,天天练硬笔。早读第一节课前的十五分钟,全部用来在塑料模板上描摹正楷。一年后,刻出了钢板字体。后来,很久才有人改变了自己。有人说某人的文笔没有高中时漂亮了,但有人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是有活力的,比原来的刚体多一点生气。而读蒋勋的书就有这样的感觉。
他说书法,总是从人说起。在中国传统的书法观中,写字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而且,写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人。我们讲究的是“正心性,正笔法”。中国人喜欢讲人品,书法就是人品的体现。练就一手好字,就会在人才济济的科举考试中加分——由此可见书写的重要性。
其实任何书法作品的欣赏,没有作者,都会陷入一片迷雾。比如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一直没怎么喜欢过。直到我读了蒋勋的《孤独的独白写作》,才知道创作一篇名帖是一种多么复杂的心情。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简牍,总是让人们想起那些尽职尽责的城市官员。至于颜真卿沉稳的笔法,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想到盛唐时期——任何字体都离不开那个时代,书写本身就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而那沉淀下来的墨迹,不仅仅是我的私人历史,也是大众的书写历史。
所以你要认真写。只有践行规则,才能“为所欲为而不逾矩。”
但在整个历史中,不可忽视的是个人的笔触——生动的变化从何而来?
那些生动的笔触在蒋勋的作品中是如此美丽。在被触摸之前,它们只是纸上一团僵硬的墨水。书法是形象的艺术。蒋勋的书会从一开始就介绍这个字体的来龙去脉,附上相应的帖子,让人们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同时辅以个人性质介绍,指出读者如何从那些细节中了解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最感人的部分。
一本关于艺术史的书,不是猥琐就是自恋。在蒋勋的书法史上。它不像传统美学书籍里用的那四个字那样空洞无物,晦涩难懂,也不循规蹈矩地照本宣科,却触动了读者的灵魂。
那是因为蒋勋从书法的美中提取了最基本的人情。美学是抽象的,然而,美的载体和美学本身都不是抽象的——尤其是书法,它是一门由人和社会的声音产生的富有意蕴的艺术。
这不是一本关于汉字之美的学术文集,也不是毛笔书法的教材。随意翻页,心里有喜悦。一面是素蓝的文字,另一面的图片和帖子大多是空的。这种“留白”是恰当的,让人很安心。
我第一次读蒋勋的书,封底上印着一段话:“用汉字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种练习。我希望我能像古代山洞抄经的人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Hokkekyo,像当初写自己名字一样认真正确。我不断回想起父亲握着我的手写字的那些年。那些简单的“上”、“大”、“任”,也是我的手被父亲的手牵着,一起完成的最美的书法。”这大概是小时候练字的记忆吧——小时候家里的缝纫机上盖着毯子,就是书桌。我妈给我叠好了黄色的流苏纸,我把墨汁洗牌,翻开字帖,坐起来练字。
最怕“垂针”,收的时候笔总是太粗。这时候,妈妈起身握着我拿笔的手,轻轻举起,提醒我拿笔时的力道。握笔不稳的孩子有什么“实力”?但是孩子觉得那些字“好看”,繁体字比简体字“好看”,毛笔字比印刷体字“好看”。洗笔的时候,墨水在水里慢慢散开,像丝一样。
“汉字的基本功能是传达和交流,实用性第一,美观性第二”。然而,从韩立的《蚕头燕尾论》到清代的民间书法,每一章每一页都告诉读者除了实用之外,如何审美。在欣赏美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了解书法家的气质。我从小研究颜体,但从未认真读过颜真卿的《祭侄稿》。蒋勋对此评价道:“剧本、台词、草杂而多变,变化万千,空如烟云,实如巨山,动静之间,神秘得像一首完美的交响乐。”他认为“只有面对第一手书法家书写的墨迹,才能体会到书法随情感流动的美好体验。”这是真的。《祭侄》全稿跌宕起伏,变化万千,情绪时而平静时而悲凉,时而动情时而抑郁。
看完《祭侄手稿》的赏析,一瞬间悲喜交加。我很高兴读到了书法家原作中所蕴含的浑厚情感,但悲哀的是笔墨所呈现的故事真的很悲哀。可见内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也是“伟大”的。如果干笔飞白,轻烟飞扬,“唉”变成了印在A4白纸上的中国行书,我们还能理解对年轻生命灵魂的悼念吗?
所以,我一直很怀念用笔写字的感觉。给你爱的人写一封情书,简单深情,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和美丽的文字。它记录了写作时的焦虑与期待,甜蜜与悲伤。小时候很羡慕能学曹全碑的姑娘,可我只能年复一年的抄颜碑、自述、麻姑仙谭记。现在,我明白了“写字是和做人挂钩的”,不安分的孩子要多学学厚脸皮,矜持害羞的孩子需要棱角分明的“瘦金身”。在书法练习中,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书法的美,从来都是和生命一样的。通过书法,完成对世间一切现象的感知能力,这就是书法美学的意义。”“撇”如风中竹叶,“走”如海潮,“点”如坠崖,“横”如远方地平线...“审美必须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失去了回归自我的感觉,艺术和美只是形式”。
家里还有一个少年的锻炼——山川之美,自古有之(陶弘景谢中书)。我们拿着蘸了墨水的毛笔写古诗词并装裱起来。古人呢?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简单的问候——“赐橘三百只,霜降未落,难得”——这是王羲之《赐橘帖》在赐橘三百只时附的一句话。蒋勋说:“它因为书法而成为一个著名的职位。小纸片上贴满了大大小小历代帝王的收藏标记,很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如水,描述的事物简单如水,似乎在暗暗窃笑。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有那么多的哀怨和对痛苦的抱怨,浓眉紧锁,嘴角向下。
帖子把天下兴亡的重任轻轻转回现实生活中的琐事。.....贴一点调皮,一点骄傲,一点无聊不知所措或者虚无,不想长篇大论对错,只想回来做自己。张贴逃避,飞翔,把自己从世俗伦理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看到这段话,我想起了早上妈妈在笔记本电脑上留下的一句话:“女儿:妈妈去山上锻炼了,早饭买好了,面包在桌上。”最美的文字,最熟悉的文字,最温暖的关怀——写的都是真正与生活相连的,所以也是最值得尊敬的。
现在很少用笔练字,偶尔会在奶奶念的经书上写祝福的话,比如“祝福三官大帝……”。人们尊重汉字,所有写好的论文都要在“Xi子亭”里烧掉——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我常常在想,像“见字如面”这样美好的词语,会不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消失。在互联网时代,快速的电脑打字取代了书写。“无纸化”浪潮过后,再有灵性的汉字也会自叹不如。
看完中国书法之美第六条:社会进步快,网络传播发达,还需要练字练字吗?我们的日常交流并不依赖于通信。我们都是用手机,iPad或者电脑,通过微信,微博,很少写。甚至,大部分人连书都不看,只是听书或者看微信随笔。时间那么宝贵,怎么会有那么长时间练字呢?现在学书法还有意义吗?
看了蒋勋的《中国书法之美》,上面的疑问可能还没有完全消除,但就像一个孩子在大舞台上掀开了幕布,不经意间在背景中看到了中国的传统书法文化,博大精深!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书法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很有用的。
首先,书法可以提高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审美能力。从元代到明清,中国的诗书画基本合二为一。书法从最初的交流工具变成了艺术表达。比如颜真卿写的《祭侄》,是对他在战争中阵亡的年轻侄儿的悼念。这篇悼词是他在最难过的时候的情绪表达,甚至保留了涂改过的墨迹。这种书法看起来很乱,但实际上因为作者强烈的情感而更加感人。当相隔千年的人们被书法所蕴含的感情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
还有,中国的建筑和书法是相互融合的。西方的建筑不会在门上挂“卢浮宫”的字样。但中国的著名建筑,都会先写上“故宫”、“天下第一关”等字样,然后还有无数牌匾对联等着你去欣赏。再者,西方建筑,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追求无限接近上帝,追求垂直线的兴起。而中国的农耕社会重视土地,追求对土地无止境的占有,所以建筑倾向于横向拉伸。这种建筑美学对应的是汉代书法是隶书的波,左说波,右说波,就像屋檐飞向张桥。
中国的画经常用竹子,画中的树叶其实是书法的抽象笔法,就像一个巴掌拍不响。画一首诗,在书法上加一些图,甚至在图上堆上印章,藏家在空白处签名,一个字最终成为书法、绘画、诗歌、印章等中国传统美学的综合体。
第二,书法是联系生活的,书法是修行。
聪明的书法家可以通过书法获得对世界的感悟。比如魏夫人在教王羲之的《笔图》时,把“点”字注释为“峰坠石”。山上落下的石头有形状,有重量,有速度,有动量。一个点可以体验牛顿引力,一句话可以理解一段人生,绝不是一句空话。在钢笔图中,横的叫“千里浮云”,从中可以学到一种开放的心态,竖的叫“枯藤万岁”,从中可以知道顽强的坚持...
我们训练自己坐着不动,握着笔,在写作时保护自己免受恐慌。这种肌肉控制训练一个人的精神专注度,其实就是修行。
第三,书法之美蕴含着人生哲理。
在练字的字帖上,方方正正的汉字背后总是藏着一个九宫格,我们的书写总是被这个格子所限制。在学习写作的同时,你其实也在学习如何在拥挤的社会中遵守规则。
写字的时候,我们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呼吸,就像我们认真做人一样。从一点出发,横向把握平衡,纵向强化初心,止于转折点,左右逢源。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完成你的人生。
汉字是人类文明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传承了五千多年。在现代网络时代,它们也可以被方便地使用。它不同于拼音和听觉思维,是一种视觉思维。读到这里,我终于可以体会到蒋勋所说的:“书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审美”,所以我觉得指尖周围是幸福和美好的。
看完中国书法之美,第七章宣纸上的水墨渲染出一丝丝纤维,书香气息透过呼吸沁人心脾,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通了一条又一条脉络,不时触动我们的心灵。我们在写字的时候,总是学习汉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这也是一种“中国书法之美”!
中国书法可谓动静兼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当毛笔在纸上波动,留下行云流水般流动的汉字时,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平静、专注,意识到这个最古老符号的意义。我们只有心平气和,才有机会“和自己相处”,不受外界干扰,就像一只鹤,只有在它落地的时候,你才能和它安静的相处。冥想到了一定境界,就走向了另一个境界——清净心。
水的清澈是一种纯净;纸的柔软是一种网;砚是一种净的正确性。试想,当你沉浸在水、墨、纸、砚的纯净中,你的心怎么会不洁呢?
中国书法的美,需要用心去读;中国书法的美需要用心去体会。
看完《中国书法之美》,再翻开这本书,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这是两年前我在我们学校参加一个省级写作项目时,学校给课题组每个成员买的书。简单的书页,文中的插图,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包括当时自己读书时留下的痕迹,不同的符号,三角形,波浪线,红笔,回忆读书时的感受和理解。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作者蒋勋先生知之甚少。可以说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第一次读到他的书。但是,它是我这辈子看的第一本关于汉字的书,却让我对这位奇怪的作者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本书内容分为汉字演变、书法美学、感性教育、汉字与现代性四个部分。它的第一部分与我正在参与的中国书法之美的话题密切相关。不是为了题目才看的,但我觉得真的很好看。它看起来像一部学术专著,但它可以给我们的一线教师带来真正的启示。
我最喜欢的是这段话:我喜欢看商代的甲骨文,盯着斑驳的牛骨或龟甲上的那个“马”。它有身体、头、眼睛、腿、鬃毛,看起来像画,但又不像画。拧在一起的线是“丝”,围在四条线里的人是“囚”。我想象着,在生命遗留下来的骨头上有这么深的刻痕去崇拜一切不知名的民族,为什么会有这么长的记忆流传下来。
这段话生动地解释了甲骨文的内涵:它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遥远记忆,它被刻在乌龟的腹部外壳或牛的肩胛骨上,或鹿的头部和前额上,就像是文字和图像的象征。这种文字不仅是祖先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国古老悠久历史的见证。正是这些影像和人物,带领我们进入了万物展露、充满无限创造可能的影像世界。
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总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这些感觉就像古代人的感觉一样,对这些有线条有画面的古代人物是那么的熟悉和陌生。在这些已经斑驳的文化中,有着怎样的沧桑?时间久了,颜色变白了,不留一丝血肉,像没有记忆的过去,像洪水以来不曾改变的月光,像顽强的不肯消失的存在。在永恒沉默的历史面前,我试图喊出一个声音来打破僵局。大概有15万块,能整理出来的近5000个字,好像是想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等待,等待近五千年的历史,等待我们穿越五千年走进它们,聆听历史的故事。这些台词背后,是厚重的民族文化的见证。每当我看到这些“天”、“月”、“水”、“火”、“地”、“井”、“田”,甚至“车”,我总是会心一笑。原来,21世纪的我们,距离几千年前的古人如此之近,近到可以看到他们的脸,听得到他们的声音。
这些内容也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所遗忘的东西,可以通过这本书和这些珍贵的资源,带进我的课堂,与学生们分享这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
所以一路读,一路用,一路教,这对于我这个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注定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