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核心价值观
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价值观是团结整个民族的载体,也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特征,尤其是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从秦到清两千多年超稳定社会形态的深层结构性因素。
一、仁者无敌?
"仁者也人"--中国文化中"人"的定义。子曰:“仁者也人,亲者大也。”意思是只有有仁义之心的人才能成为人。从象形字的含义来看,“仁”是“人”字旁边的一个“二”字,也就是说,只有在“二”字对应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定义人。在古代社会,这种“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这种对“人”的定义在现代已经扩展到了社群和集体关系,但在“深层结构”的意义上,这种在人际关系中作为人的定义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是由社会关系中的他人来定义。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个体”是被弱化和隐藏的。中国人常说的“如何做人”,主要是指做一个符合世俗标准的人,即使这些世俗标准与他个人的思想、理性、意志、判断力都不一样。否则,在世俗的眼里,你就不是人。这个世俗的标准,就是孔子用来定义人的“仁”字。
“仁”的含义——处处互相体谅的一种方式,用“仁”字来定义,可见“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孔子说:“自上而下的相亲叫仁”,“温良之人是仁的基础”,孟子说“仁者爱人”,这让中国人看起来特别有人情味。以至于有些人在人情面前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过分要求,常常丧失原则,弯曲法律,破坏法规制度。对于一般人来说,善良是相互的。双方都感受到对方的“心”和“身”,才能“做人”。一旦脱离了人体磁场的温暖,或者双方撕扯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难免失态,比如在公共场所失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仁呢?子曰:“克己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为己,为人?”对于圣人和传统文人来说,虽然他们把仁作为个体存在的基础,但这种高层次的原则仍然以人伦关系衍生出的人情为内容,体现了中国文化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它反映在政治层面,形成了以下思想:
内圣外王,仁者无敌——德政合一是一个“内圣外王”,也就是孔子在经典《大学》中提到的,即纪、知、诚、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学科深入研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知道了就会提升为理论,真诚诚恳,思想态度端正。使每个人都成为像自己一样的仁者君子,进而以仁政治国,使天下太平,这个过程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成为中国士大夫由内而外的人生学习阶梯。内在的神圣是美德的法则;外王是人治,内圣外王是德治、人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但是,在高度集权的权力面前,德治总是非常局限于扶正者,充其量是一块亮丽的遮羞布。所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能是“其身正,无令而行;他的身体不对,虽然他不服从。”德治和人治都要求做国王,同时要做老师和亲人。儒家的天、地、君、师五个角色,有统治者三个角色,是老百姓的领袖、老师、家长。这样一来,人的思想意志和国家法律之外的私人领域,自然就成了被管理的对象,个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言的空间。
二、安定下来?
身体的含义,中国人用“身体”这个词来指代自己,比如自己和自己;同时,身体也被用来代表生命。比如终身是指人的一生;人一生的事业就是安顿下来,安定下来。除了在视觉上安排身体,还意味着静态地维持它符合命运。除了用“身体”这个词来指代自己和生活,在其他文化中也用来形容一些不属于“身体”的场合。比如一个人的背景和出身叫出身;一个人名下的总资产叫净资产。被迫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是不自愿的;属于思考和理解范围的东西,也是用经验等词语来表达的。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比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也包含在身体的范畴内,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所以从身体的意义上来说,为生命而安身立命的身体,不仅仅指身体和肉身,还包括生命和生命。如果这些都解决了,有了温饱,生活才能生根发芽,传宗接代。
食物的文化——身体的体现,而中国精湛的烹饪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国人特别注重食物的养生功能和社会功能。这说明传统文化更多地把人看作是一种物质存在,而忽略了人是一种具有完整形式的精神主体。当然,文人阶层和老百姓对身体的理解是分层次和境界的。古代德政合一的传统决定了文人阶层天然肩负着“以民为本”的使命,即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有口饭吃。所以他们提出的“拯救倒挂的人民”、“照顾宴席之上的世界”等口号,充满了身体的想象,但这个身体指的是社会和民生,国家是一颗照顾这个身体的心。至于人民的庇护,他们一般只关心自己的家,这个身体必须放在一个减少了的人情磁场中,让他们互相取暖才能安心。这种对安全感和安心感的需求,一方面造成了他们非常现实,非常物质化,连求神拜佛都是一件很实际很世俗的事情。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精神和情绪上的麻木。
居安思危,则得人心——民生观,居安思危的倾向,让老百姓的诉求基本局限于“有口饭吃”,不会有反抗。所以,照顾好自己,才会安心。你解决了民生问题,你就统治了世界,世界就太平了。中国人最高的政治和社会理想是“李云?“大同”中的大同境界,就是供养天下所有的人。《孟子》这本书大部分都在讨论如何仁政,仁政的中心是民生;上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民生理念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汉书》里说“民以食为天”,食物确实是一个同心轴,把中国的文化、人民的生活、政治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老子甚至把治国比作烹饪。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周礼》百官中,津泽既是宰相,又是大厨师。总之,要想安身立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即使到了现代,我们生存发展的范围更广了,要求更高了,但有饭吃始终是中国人“安身立命”观念的首要标准。
、
三、和谐最重要?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起源是太极中的阴阳调和。阴阳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和谐基本排除了“邪”的因素。因为在这个本体中,所谓的恶的因素并不是必须由善来克服的恶,而是阴阳失衡,所以如果有运动,那也是动荡,也是一种变态,最后必然会恢复结构的平衡,以和谐的方式回到原来的状态。同样,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态度是和谐而不是对抗。人际关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情味”。人际关系的最高目的是维持和谐。礼义廉耻,斤斤计较,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提倡诉讼,所以公开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言行是被人所不齿的。正如孔子所说,“礼以和为贵。”?
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和谐为重,是一种放弃对抗的态度,容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稳定的局面。即使是已经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也大多只是为了谋生,对政治漠不关心,很少组织压力团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在90年代,华人是东南亚排华和洛杉矶黑人骚乱最惨重的受害者。中国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懦弱和冷漠使他们不善于组织和团结,一盘散沙,毫无还手之力。根据辩证法和历史经验,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即重视和谐,也可能带来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它的对立面——混乱。习惯了逆来顺受的人,一旦不忍心发泄,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由于他平时不善于利用合理的渠道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当这种攻击性最终爆发时,是非理性的、盲目的、极具破坏性的,没有游戏规则的,是一场殊死搏斗。
第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发端于春秋时期的庄子,经孟子、董仲舒发展,最终成熟于宋代的张载、二程。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合一,天道是人伦外推,依附于人伦。显然,中国的这一天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先进宗教的“天堂”。“天”不是超越世界的神,而是“天、地、人”世界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
世界上其他先进的宗教都认为天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虽然可以立志超越界限,但永远达不到神的地位。只有中国的天道观主张天人合一。而且这种天人合一就是把天道拉下来顺应人性。还有那句“天道远,人道近”。子曰:“不能服人,何以服鬼?”“不知道生,怎么会知道死?”也就是完全专注于这个世界。
中国人的天道是人性,是人与人之间理想化的和谐关系的反映。换句话说,如果人能保持和谐,那就是符合天道,否则,就会让天道不正常。所以,人有高耸入云的教育力量。那么,如何“参与”呢?宋代理学家朱认为,“存义灭人欲”之道可以将自己的世俗欲望引入公式化的人情通道,达到中和的效果,从而永远保持“和”的状态。就像天地阴阳和谐是为了化生一样,在人际关系中被疏导的世俗欲望,也必须服务于养育和延续肉体的存在——养育父母,养育妻儿。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人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上述四种传统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作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保持社会形态超稳定的深层因素,对民族心理和民族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现代世界,如何有意识地反思它、引导它、改造它,是当代中国人需要肩负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