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和武汉有有哪些代表性的动物或传说?谢谢你。

九头鸟/智鸟

如果要给楚文化一个形象符号,恐怕没有比“九头鸟”更合适的了。还有什么比“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更形象、更广为人知、更广为人接受的呢?然而,什么是九头鸟呢?它和湖北佬有什么特殊关系?其神奇的形象下蕴含着怎样的深层文化内涵?这些不仅会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对了解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楚文化的特殊性质也有很大的价值。

第一,楚人的九凤神

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战国至汉初楚人写的《山海经》是最早记录九头鸟形象的文献。《山海经》黄达《北经》说:“在大漠中,有一座山叫北极阁。海水注入北方。有九个神,一个有脸的鸟,一句话“九凤”?quot”虽然我们不知道九峰所居“野地”的确切范围,但肯定包括楚地,因为楚人的始皇帝颛顼和他的九个妃子都葬在这里。《山海经·黄达北经》开篇写道:“东北海之外,野中,江河之间,有余之山,葬帝颛顼、九夷。”《海中东经》书曰:“汉水出鱼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妻葬于阴,四蛇守之。”附余为鱼,古语通用。楚人屈原在《离骚》中说自己是列文帝的后代。“这莱文是皇帝颛顼。颛顼葬于汉水,九峰与颛顼同处。可见九峰是楚人崇拜的九头神鸟。

“九凤”的神性,从它的名字就可以证明。凤是中国古代最受推崇的两大图腾之一,又称龙。它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中说丹雪山“有一鸟,形似鸡,名曰凤凰...自己载歌载舞,见之则天下太平。”《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应生于瑞士之鸟。”《说文》:“凤凰,神鸟也...看到它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和平。”由于凤凰是一种吉祥的鸟,据说古代的一些皇帝,如少昊和周成王,登基时都会飞来庆祝。

楚人有崇凤的传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逍遥游》那一段的时候,第一句就是:“我使凤凰飞,继之以昼夜;风把他们赶走了,英俊的云霓来到了皇宫。据萧冰同志考证,流传于世的凤凰涅槃用职权的故事,最早出自屈原的《田文》。先秦典籍中有许多记载,楚人把冯比作一个杰出的人物。比如《论语》中,楚国有个疯子给孔子写了一首歌:“冯冯!何德的没落是怎么回事?过去的不要谏,来的还可以追。已经,已经!当今政治家危矣!”《庄子·人间世》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楚人的凤凰崇拜心理也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明。如1949年2月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龙凤帛画;湖北江陵1963和1971的两次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无衣帛画,都是著名的发现。特别是马王堆的帛画,在蛇脸神的周围,有几只大鸟围在天中间。画面中间,天堂入口处,还有一只鹰嘴怪鸟和两只长尾凤鸟。这和屈原的诗里描写的意境很像。时至今日,凤凰崇拜心理仍在民间审美趣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先说“凤凰”,再说“九”。九,在古代中国,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天九高,地九泉深,疆域九域,数九君,时九天于库雅,危近于死...连唐僧取经都是八十一难,孙悟空是九八七二。为什么“九”这个字会成为如此神秘的极端数字?据一些学者考证,这是因为“九”的本义是“九头蛇”(或九头蛇)。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如《山海经》中有“九蛇自绕,食于九?quot神话,刘相的“九蛇绿面”,九丘之食,九洲之霸等九个神话意象。九头龙被人们所崇拜,九头鸟也不例外。

在楚文化中,崇“九”的传统也很明显。屈原著名的系列作品叫做《九歌》。屈原被流放时,其词“见庶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而俗”,故《更定其词》是在楚民歌的基础上修订的。屈原还有一部作品叫《九章》,他的学生宋玉有《九辩》。屈原在《择游》诗中曾写道:“晨阳出阳谷,暮阳留九阳。”《楚辞》中多处用“九”字,如九天、九万、九州、九邑、九坑、九河、九中、九子、九泽、九曲、九河、九者、九年、九时、九关、九前、九后等。连颛顼皇帝的后宫也是“九妻”。可见“九”对楚信仰的影响之大。

综上所述,九峰,人面九鸟,是楚人祖先崇拜的一种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是我国最早的九头鸟形象原型。

二、从鸟神到鸟怪

《山海经》中的九峰无疑是鸟神或者神鸟。然而从那以后,九峰就神秘地从中国的文学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其他名字的九头鸟,不仅完全失去了神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况愈下,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鸟怪。

从汉末到唐宋,古代文献中的“九头鸟”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主要有:

1,鬼鸟(鬼车)

《孔子列传·博物志》引自《白公馆实录》:“鬼车是孔子和夏紫当年所见,所以传唱,有前九首。"

《天书》(卷五十九)引《本草》:“鬼车,天黑时,会飞,是鬼鸟。从前有十只鸟,其中一只被狗咬了,据说它怕狗,也叫九头鸟。

2.《广博故事集》卷四十引《韩石》:“孔子与夏紫过江,见鸟而异,人不可名。孔子说,“嘿,我听到河上的人说,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九尾。《昭明文选》郭璞《符江》:“若为龙鲤一角,有九怪头。”《正字通》:猫头鹰、鬼车鸟、九头鸟。”像鹳,大的翅膀宽。他日夜失明,又虔诚,见火不倒。"

3.咕咕鸟(或雌鸟)《玄中记》:“咕咕鸟能收人魂魄,今人亦称鬼鸟……”

4.九头鸟

《三国志略》:“齐后园中有九头鸟,红似鸭,九头皆鸣。”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苍枭,逆枭,夜行者。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名称,可能是因为九头鸟的形象从楚国流传开来后,不同地区对它的称呼不同。

这些后世的九头鸟与楚人的九凤形象有着渊源关系。比如“九头鸟”也叫“鬼鸟”。据学者考证,在古代,“九”和“鬼”是通用的。如《史记》、《殷本纪》、《吕中联列传》、《邹杨列传》等记载,商纣王视九侯、鄂侯、王文为三太子。但在《礼记·战国策》中,“九侯”改为“鬼侯”。《国志志》云:“襄州富阳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又名鬼侯城,建于殷。”“九”和“鬼”都是通用的。九头鸟由神进化为妖,显然是符合史实的。再比如“奶妈鸟”和“母鸟”的名字,都是九头女。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而凤凰则用于皇后。在中国,“凤凰”这个名字对女人来说随处可见,但对男人来说却很少见。

九峰是吉祥鸟,但后世文学中的九头鸟却魅力十足,主要表现为:贱一,滴血消灾,取人魂魄。唐人刘尧在《异岭录》中写道:“春夏微阴时,一辆鬼车飞驰而过。山脊外有很多。对他人的爱是惊人的。”还是九霄云外,其中一个被狗咬了,血滴之家为此受到指责。"

第二,点血衣,带孩子。《天空的故事》说:“一只被虫子抓住的鸟,可以收集人的精神,今天的人就像一团奶妈鸟。据说是产妇死亡变成的。能把男人的儿子当自己的。”胸前有两个乳房,如果有个男孩的家,把他的衣服沾上血就是我的野心。现在不想露衣服的人也在这么做。"

第三,形象丑,性情凶。宋代《启东工笔野史》中说:“身圆如簸箕,环十簇,头有九个,其中一个独一无二,却滴着血。就像世界上说的,每个集群都有两翼。飞的时候,十八翼其实是在动,互相不习惯,以至于有争执和伤害。”(脖子)。

另外,据说它还喜欢人的指甲,以此知人的运势。谁家有灾,就落在谁家唱(在《凌易》卷)。相传宋定王年间,皇帝生病。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九头鸟大白天站在门前的石头上,呜呜的叫着。当夜,皇帝病逝。另外,据说它还喜欢人的指甲,以此知人的运势。谁家有灾,就落在谁家唱(在《凌易》卷)。相传宋定王年间,皇帝生病。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九头鸟大白天站在门前的石头上,呜呜的叫着。当夜,皇帝病逝。九头鸟是大灾难,人们对它的态度自然不友好。南朝梁人在《荆楚年谱》中记载了当时楚国的风俗:“月圆之夜鬼鸟多,家家捶门,打狗耳朵,关灯蜡烛,以抑之。”周觅在董祺的狂言也说:“听见的人就对着狗叫,把灯灭了,好快过泽国。”

第三,千年声誉之战

为什么被人们崇拜的九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九头鸟怪?为什么会从神变成妖,又是在何时何地变成妖的?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好在古代文献中还是有一些线索,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便利。我们来看宋代著名诗人梅写的一首古风:从前东周有个周公,很讨厌这只鸟。

晚上给婷的家人打电话,弯弧把他们赶出九州。

自从狗咬了一首歌,把头咬破,血流已清。

近年来,它们相隔三个世纪,白天躲起来,晚上出来,像鹬一样。

每次都是阴天黑天,乍一看,火的吓人。

有时候,鲜血染红了,每个家庭都会破碎。

民间文学主要是口头流传,这个故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由谁记载在文献中,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比如盘古的创世最早见于三国徐峥的《三李悟纪》,伏羲女娲的兄妹婚最早产生于唐代。同样,梅的这首诗也可能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尤为重要的是,这个传说的内容非常接近历史事实。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年幼,弟弟周公旦是摄政王。七年后,周公以成年侄子的身份重返政坛,辅佐周成王。当时有人污蔑周公早就想篡位了。年轻的国王伤害了周公,所以周公逃到了楚国。后来,周成王发现周公一直忠于自己,后悔自己的鲁莽,于是杀了谗言者,把周公从楚国接了回来。

周公不会获得“政治庇护”,将被引渡。2.周公既然曾经投靠过楚国,那他一定对楚人的九凤神很熟悉。

历史上,周和楚国确实是死敌。周昭王率军亲征,却死在汉水,成了异乡鬼。周人对楚人的仇恨可想而知。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神,在它敌对的民族里,必然被称为妖。像埃及神沙特(sat),在希伯来圣经里变成了撒旦。中国东夷部落的神祗蚩尤,在华夏族变成了会飞沙走石的妖怪。周人把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是妖怪,编造了天狗破了其中一个的故事,也符合这个比较神话的基本规律。至于是周公本人还是附在他身上的民间传说,那就无关紧要了。

天狗咬掉九头鸟的故事,揭示了周人故事的线索。在古代南方,关于“九”有一个特殊的谜,被认为是极数,所以“九凤”本来就是九头。北方不一样。南方是“九阳”,前面说了。在北方神话中,它是“十阳”,如他出生10天,停留一天九天的故事,这是非常著名的。他们把楚人的九凤说成十凤,被天狗咬掉了。很明显,按照他们的传统习惯,在编故事时自然融入了崇拜“十”的心理。

长期居住在关中的秦国,最终消灭了楚国等六国豪杰,统一了中国。这当然不利于楚文化传统的传播,所以《山海经》之后,九凤神的形象彻底消失,而九头鸟作为鸟妖的形象则在全国广泛流传。包括荆楚在内,驱赶“鬼鸟”吠犬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但是,就像历史上说的“虽有三楚,必有秦亡”一样,当九头鸟作为妖物风靡全国的时候,一个千娇百媚的故事从楚变,迅速流传开来。这就是羽仙的故事,羽仙是由古代的鸟变异而来的。鲁迅的《古代小说钩沉》有这个故事:

“鸟昼飞夜藏,盖鬼神,衣为鸟,衣为女。一个仙女,一个夜行女郎,一个钩星,一个隐身人。鸟无子,喜欢拿人家的孩子当儿子。现在的孩子衣服晚上都不想暴露,为了这个东西爱死了,想带血的衣服,就是带孩子。死去的人叫鬼鸟,荆州有很多。昨天,张羽的一个男人看见六七个女人穿着田中,但她们不知道那是一只鸟。他们先爬着去拿毛衣,拿了藏起来,然后去找鸟。小鸟去毛衣,衣服飞走。单凭一只鸟是不能娶一个男人为妻,生下三个女孩的。她妈妈的丫环问她爸爸,她知道衣服在积米下面,她拿了就带着飞走了。用衣服迎接三个女儿后,三个女儿的衣服也飞走了。这是幽灵车吗?quot

这个故事显然是脱胎于九头鸟怪的传说,讲故事的人甚至知道那鸟是鬼鸟或者鬼车。对了,相传鬼车得名,即源于九头鸟十八翼啾啾发出的类似人力车的声音。然而,讲故事的人抛弃了“九头”的怪诞形象,以避免唤起人们对流血消灾的鸟怪的记忆。他打破了“鬼鸟”或“鬼车”在普通人心目中是不祥之物的心理定势,以“衣羽为鸟,衣衣为女”的奇异幻想,以普通人嫁仙女、男耕女织的美好愿望,深深打动人心。从而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升华,成为中国民间故事中非常流行的母题。从《敦煌石室集》中的张甜到《聊斋志异》中的朱庆,这个故事在几乎所有朝代的笔记小说中都有很多变体。还融入了其他故事,比如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借用了偷衣嫁人的情节。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羽仙的故事是东亚的故乡,在世界上非常流行。根据西方民间故事权威工具书AT分类,这类故事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民族,已发现1200多种外文,堪称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故事。日本学者君岛久子教授在《东方之仙》一文中说,这个故事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其历史记载比日本早了几百年。

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羽仙故事是北魏的干宝《搜神记》、郭璞《天机》和李道元《水经注》。这些记载中的故事发生在湖北楚阳新和江西张羽。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的民族。中华文化是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积累的文化,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有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对人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心理气质也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还要关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化的个性。俗话说的好?quot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民俗往往是当地文化特征的标志。

九头鸟的传说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它的演变本身就是一部活跃的文化交流史。它是南北文化融合和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结晶,也体现了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一员的独特风貌。其从神到妖、从妖到仙的戏剧性变化,反映了楚文化在民间传承中顽强的心理定势。通过对九头鸟形象中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沿着它进入楚文化的深层结构。

古琴台,又名博雅台,位于汉阳龟山脚下,月湖东岸。这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和他的挚友钟子期在弹钢琴时的相遇而建造的。据传说,在古代,一位名叫俞伯牙的钢琴家在这里演奏钢琴来表达他的感情。樵夫钟子期明白了他的目的是山和流水,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非常伤心,他在朋友的墓前弄坏了钢琴,从此再也没有弹过。“知己”的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了纪念这对挚友而修建的。

龟蛇山传说

龟和蛇经常一起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这是有历史的。相传大禹治水时,有龟蛇两位将军,会带着圣土筑堤、造地、堵口,防止洪水泛滥。蛇会用神的尾巴来活动,开辟河流,引水泄洪。大禹削山,河水冲走,洪水终于被制服。大禹为了防止洪水再次肆虐,命桂、蛇两将军镇守河两岸,最终形成了桂、蛇两山。

五百罗汉

汉阳归元佛寺五百罗汉造型各异,个个栩栩如生,令人动容。有一年,发洪水的时候,所有的阿罗汉都被淹没在水里,但是水退了再看阿罗汉,还是都好好的。

归元寺罗汉,水泡不坏,其中有一段历史:

那一年归元寺建成时,从黄陂县请来了两个泥塑师,造了500个罗汉。这两个人既是父子又是师徒,走的就是这条路。

罗汉谱出自天竺国。据说全国只有两套,一套在浙江天通寺,一套在湖南朱升寺。老雕塑家跋山涉水,来到朱升寺,把罗汉谱一张一张地画下来,拿回去,然后开始造像。

造像容易,表现难。雕塑家不想画瓢。他要塑造罗汉的各种表情,难啊!归元寺周围都是农村。农民耕作、休息、路过或在树荫下睡觉时,老雕塑家们一个个看着,记在心里,熟练地把它们变成罗汉。这还不够。有时候,他把附近的孩子叫过来,故意让他们玩着玩着,仔细观察琢磨,甚至还记得他们挖耳朵抱脚的调皮样子,并把他们塑造在罗汉的身上。听说“六子戏罗汉”就是这么塑造的。

塑胶泥胎容易变形损坏。怎么才能代代相传?老雕塑家尝试了很多方法,都失败了。

有一次,他看到一件福建脱胎漆器,就打听制作方法。他按照那种方法,用麻纤维、葛藤布、生漆和观音土的混合物,把成型的泥胎一层一层地贴上去,晾干,注水化泥,空心罗汉就制成了。水不湿,火不烂,很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就像真人一样。

老雕塑家倾其所有雕刻罗汉,还没雕刻完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继父的事业,然后又开始雕刻。他的工艺也很巧妙,已经成型到499了。突然,他的心动了,他想,在所有的罗汉中,哪一个没有他父亲的努力?他老人家也要在这里供奉,留作后人纪念,于是老雕塑家就塑成了第五百罗汉。

所以说给罗汉烧香的时候,一个罗汉有一柱香,正好是500;但是如果一,二,三,四...数一数罗汉,只会有499个,看不到神仙!

黄鹤楼

武昌长江边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座雄伟的黄鹤楼,塔尖飞檐。如果你想问黄鹤楼的起源,你必须从吕洞宾的飞鹤说起!

相传,吕洞宾游览了四川峨眉山后,突发奇想,决定去东海访友游仙。他背着一把剑顺长江而下。这一天,我来到了五常市。他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兴奋地爬上蛇山,站在山顶上仰望。哇!只见对岸的山仿佛是一只蹲伏的乌龟,伸着头吮吸河水;我脚下的山,像一条长蛇,昂着头,看着大乌龟的动静。吕洞宾想:如果在这个蛇头上建一座高楼,站在上面看周围的美景不是更好吗?但是这座山又高又陡。谁能在上面建楼?有,或者找几个神仙朋友讨论一下。

他把剑划成这样一个圈,直插云霄,何仙姑驾着彩云来了。他很快告诉了她他的想法。何仙姑一听就笑了:“你让我用针画龙,绣凤。你要修楼,最好找别人!”吕洞宾再次邀请铁拐李。铁拐李听了哈哈大笑:“如果你的头发发昏,我这里有灵丹妙药。要修楼,请找别人!”又邀张,张摇头道:“我只能倒着骑驴看歌本。”说着就走。吕洞宾心想,这下完了,连八仙都做不到了。哪里能有工匠?这时,我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一声奇怪的鸟叫声。他抬头一看,只见鲁班大师骑着一只木风筝,正对着他微笑。吕洞宾急忙迎上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鲁班大师从木风筝上走下来,看了看山的高度,又看了看地形。他从山坡上捡起一些树枝,从地上拿了下来。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们明天早上再讨论吧。”

第二天早上,当公鸡第一次啼叫时,吕洞宾匆忙爬上了蛇山,只见山顶上矗立着一座雕有飞檐的高楼。他喊着鲁班的名字,爬到顶楼,却连鲁班的影子都没看见,只看见鲁班留下的一只木鹤。木鹤披着黄色的羽毛,正用一双黑色的大眼睛看着他。吕洞宾非常高兴。他一会儿摸摸模具地板上的栏杆,一会儿看看楼下的河水,拿出一支笛子,对着滚滚的河水吹了一曲。他一边吹笛子,一边看着随着音乐起舞的木鹤!他骑在木鹤上,木鹤直立时,他腾空而起,冲出大楼,绕着高楼飞了三圈,呼啸着钻进了白云里。后来,人们给这座建筑起了个名字,叫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