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古磁州窑
1.修武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修武县西北22公里的西村乡当阳峪村,太行山南麓。场地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20世纪30年代,在焦作煤矿工作的英国人R.w .燕子曾考察过当阳峪窑遗址。20世纪50年代,陈万里先生发现北宋崇宁四年(1105)德英百灵翁庙碑文,说明了窑庙建立的原因及其与耀州窑的关系。且窑变产品以白釉为主,酱釉次之,黑釉、褐釉、绞胎、绞釉、三彩釉、青釉相对少见。造型有碗、盘、碗、罐、灯、壶、花瓶、瓷枕。白底釉下画是当阳峪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流畅自由的纹饰为人们所称道,以强烈的黑白对比独树一帜。装饰之美在磁州窑系同类产品之上。当阳峪窑也以绞胎、绞釉闻名。宋金时期的“釉下绞彩”瓷器产品是当阳峪窑区最为丰富和精美的,具有自然不雕琢和变幻莫测的花纹效果。造型有玉壶春瓶、花盆瓶、带座瓶、碗、盘、炉、盒、罐、注水、水缸等。陈万里在1954《论当阳玉窑》一文中指出:“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中,除了曲阳、临汝之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相媲美。磁州的叶子窑,安阳的官台窑,终于不如太阳了。”日本小山藤雄也说“在北宋,没有哪一个窑像修武窑那样品种繁多、花纹精良、色彩丰富”。根据当地人的调查,当阳峪窑,包括周围的白山窑、西王峰窑和石坚窑,应该属于一个窑群。由于对当阳峪窑址缺乏系统的考古发掘,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2.鹤壁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城北10公里的鹤壁窑西,在右河两岸陈氏、曹氏、龙氏、李氏、邓氏之间的广大地区,面积84万平方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建百灵桥碑文曰:“伊西山下有五色土,可制陶。烧后晶莹,益西有数万人自护。”1952年,陈万里先生发表了《河北平原古瓷窑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鹤壁窑藏。
该窑始建于唐代,历经五代、北宋、晋朝,最后到元代。唐代至五代的产品主要有白釉碗、钞、黑釉瓶、白釉凸弦罐等。宋代以后,出现了磁州窑式的白黑花、白釉刻花、刻花、刻花、褐釉刻花、彩器等多种烧制。,题材丰富,有婴戏、人物、龙凤、喜鹊、鸳鸯、鹅、鹤、鱼、鸭、鹿等。,构图简洁,富有生活气息;书籍、版画、姓氏、诗词、吉祥话等。放在桌子上或容器里。白底上画的黑色花朵多为棕色,与磁州窑、当阳峪窑和排村窑的相似。在鹤壁基窑址的一个大盆中发现了一种褐黄色釉。盆内施褐黄釉,外施黑釉。器皿内雕有鹅、荷叶、草丛中奔跑的兔子等装饰图案,并在图案内施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然后上釉,在深褐色的地面上拖出棕黄色的图案,有一种特殊的风格,是其他瓷窑所没有的。鹤壁窑还烧制定窑风格的印花白瓷、黑釉瓷和钧瓷。除了家用器皿外,鹤壁窑遗址还出土了小瓷雕,如俑、马、羊、狗、猴、鸭、龟和狮子,以及哨子、铃铛、象棋、围棋和骰子。3.禹州八村窑
窑址位于河南禹州市西北13km的阿赛乡帕村,东起龙牧奶奶庙,西至虎头山脚下,北起帕村,过帕村河,南至花果岗坳,总面积1.7万余平方米。1950年,陈万里先生来禹州考察时,发现了八村窑。《禹州之行》出版后,一些专家多次来此考察。《山志》载有元二十三年(1286)张克己为东(今巴村)百灵翁寺所写的碑文:“住于其中者,皆从事制瓷,乃所谓以泥为器之人,渊源甚远。是晋国末年最繁华的城镇,人口密集,房间数千间。抓到仁臣之兵(1232)后,什么都没有了> & gt”巴村窑流传的器物很多,以白底黑花为主,其次是黑花、白釉、黑釉、宋三色、绿底红绿彩。窑址采集的标本有白釉、白底刻花、白底黑花、棕底黑花、青釉黑花、黄釉黑花、白底刻花、青釉刻花、黄釉刻花、绞胎、绞釉彩绘花、孔雀蓝釉、黑釉刻花、黑釉酱色、黑釉叠线、青釉、黄釉、宋三彩。遗址中广泛分布着一种带折边的大盆,在离此不远的白沙宋墓壁画中也有发现。这个大盆不仅可以供女性梳洗,还可以在厨房洗菜洗碗。它有多种用途,自然需求量很大。这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窑。巴村窑的瓷器胎质疏松,釉色较弱,容易出现小瑕疵,失去光亮,起皮。黑花白瓷的釉色鲜艳,反差强烈,有的白如雪,黑如铁。装饰构图严谨、疏密,以花卉、莲瓣、藻类、婴戏、鸟兽为佳。笔触广泛而简洁,在相似与相异之间,富有民间生活气息。部分精品画作生动独特,展现了瓷上写意水墨画的风格,是磁州窑系的一大新亮点。黑釉带坯“正巴”龙纹瓶只在巴春窑的产品中有,绞釉和绞釉绘花也是其独有的特色。许多品种与附近的窑密切相关。白底黑花、白底刮花与鹤壁窑、新密窑、磁州窑相似,黑釉凸纹与庐山窑、鹤壁窑、磁州窑相似,宋三彩、红绿色与登封窑、磁州窑相似。禹州城北角的钧台窑和禹州西南25公里的侯镇窑,也烧制磁州窑风格的瓷器。1974年间,钧台窑出土了大量带黑花的白瓷,包括白瓷、白釉刻花、宋三彩、宋、绞胎、釉捻器等。2001年禹州圣乡刘家门钧窑遗址发掘时,在相当于蒙古至早元古代的地层中发现大量白底黑花,有碗、壶、罐等。和一些红色和绿色的餐具。神东镇北干明山真武庙碑和《周俊明嘉靖年间志》中都有“瓷窑在州西刘珊山脚下”的记载。《大明会典》中关于禹州烧贡瓷的记载,以及近年来民间收集到的标本都表明,直至明代中期,神东窑仍大量烧制白底黑花等磁州窑风格的瓷器。4.登封曲河窑磁州窑,磁州窑系
告成镇曲河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35里,发现于1961年3月。窑址分散在曲河村和村北的山坡上。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在曲河村东头的一座小庙里,有一幅清光绪二十一年的《关于重修普贤观音文殊三菩萨殿的碑文》,上面写着:“地名曲河,面水也势,其中风光宋以前不详。尝过房中人偶遗物,可通考一切文献,但知有宋时,商贾云集,镇数庞大,金元亦被淹没。”曲河是北宋登封名镇之一,南有临颍河,西有石淙河,北有凤山。附近地区瓷土原料丰富,有发展制瓷工业的物质基础。窑址发现白釉、青釉、白釉褐彩、白釉珍珠地、白釉雕花、白釉黑花、三彩、黄釉、蓝釉等品种,形制有碗、盘、壶、盆、盘、盒、杯、勺、枕等。根据瓷片的叠层和堆积情况,可以推断曲河窑址始于晚唐,盛于北宋,衰于元明。曲河窑的代表品种是珍珠雕刻装饰。珍珠地雕起源于新密西关窑,曲河窑加以改进和发展。珍珠花瓶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橄榄形,口底大小相近,瓶体细长,腹部宽大;一种是小口、长身,瓶高40多厘米,近底部胎体较厚,下部有不规则的莲花瓣,中间突出位置有珍珠花。这种瓶子的标本散落在窑址周围。曲河窑的雕柳斗杯也有一定的特点。有两种不同的装饰,一种是白釉,一种是白赭石。前者是先雕后涂化妆土和釉,后者是先涂化妆土,再雕后涂透明釉。不同的生产工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装饰效果。登封曲河窑作为河南省唐宋时期的大型瓷窑,主要是满足百姓的需求,但百姓的需求并不相同。刻有或剥有珍珠的瓷器属于高档瓷器。5.新密西关窑和窑沟窑位于新密老县城西关公路桥两侧的河沟两侧。窑址长约1000米,宽约2000米。是1963发现的,同年冯先明先生来此复查。发现的标本以白釉为主,黑釉、黄釉、珍珠地雕花次之,蓝釉较少。从窑址碎片和窑具特征推断,烧制年代为唐末至宋初。西关窑最早将唐代金银器上的花卉装饰运用到晚唐五代瓷器上,形成了珍珠雕花装饰,包括带枝珍珠雕花纹碗、带枝腰形枕、卧鹿纹珍珠红薯形枕。珠地画花工艺后来被登封的曲河窑发扬光大,磁州窑、八村窑、庐山窑也有。窑沟窑位于新密东南18km小水河南岸的窑沟村。东起窑沟,西至大路沟,南至黑石坡,北至大庙岭,遗迹分布,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堆积层在大沟西岸的黄庄南沟最为集中,窑沟村有13座残窑。窑沟窑发现于1961年冬。烧制品种以白瓷为主,其次是黑瓷,白底画黑花,地上雕珍珠。宋三才还发现,形制以碗、壶、罐、钞为主,其次是盘、瓶、灯、枕等。从采集的标本可以看出,该窑始建于五代,烧造于北宋,为烧造高峰阶段。珍珠雕刻直接继承了西关窑的工艺,而白底黑花装饰明显受到磁州窑的影响,与附近的禹州帕尊窑的绘画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修武的当阳峪窑、鹤壁窑也有* * *相似之处。花卉装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菊花、牡丹、荷花、曼卓、金银花、梅花等。,还有的以鱼藻纹或蝴蝶为衬托,有串纹、宽带纹、蕾丝纹,有的碗或枕上写有姓氏、吉祥话、酒单等字样。近年来,窑沟窑出土了大量白底黑花的瓷器标本,有大壶、梅瓶、花鸟瓶,瓶上绘有草叶纹,并有“王大”、“范”等窑名。大的直径约40厘米,用鱼装饰。曲河窑的代表品种是珍珠雕刻装饰。珍珠地雕起源于新密西关窑,曲河窑加以改进和发展。珍珠花瓶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橄榄形,口底大小相近,瓶体细长,腹部宽大;一种是小口、长身,瓶高40多厘米,近底部胎体较厚,下部有不规则的莲花瓣,中间突出位置有珍珠花。这种瓶子的标本散落在窑址周围。曲河窑的雕柳斗杯也有一定的特点。有两种不同的装饰,一种是白釉,一种是白赭石。前者是先雕后涂化妆土和釉,后者是先涂化妆土,再雕后涂透明釉。不同的生产工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装饰效果。登封曲河窑作为河南省唐宋时期的大型瓷窑,主要是满足百姓的需求,但百姓的需求并不相同。刻有或剥有珍珠的瓷器属于高档瓷器。5.新密西关窑和窑沟窑位于新密老县城西关公路桥两侧的河沟两侧。窑址长约1000米,宽约2000米。是1963发现的,同年冯先明先生来此复查。发现的标本以白釉为主,黑釉、黄釉、珍珠地雕花次之,蓝釉较少。从窑址碎片和窑具特征推断,烧制年代为唐末至宋初。西关窑最早将唐代金银器上的花卉装饰运用到晚唐五代瓷器上,形成了珍珠雕花装饰,包括带枝珍珠雕花纹碗、带枝腰形枕、卧鹿纹珍珠红薯形枕。珠地画花工艺后来被登封的曲河窑发扬光大,磁州窑、八村窑、庐山窑也有。窑沟窑位于新密东南18km小水河南岸的窑沟村。东起窑沟,西至大路沟,南至黑石坡,北至大庙岭,遗迹分布,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堆积层在大沟西岸的黄庄南沟最为集中,窑沟村有13座残窑。窑沟窑发现于1961年冬。烧制品种以白瓷为主,其次是黑瓷,白底画黑花,地上雕珍珠。宋三才还发现,形制以碗、壶、罐、钞为主,其次是盘、瓶、灯、枕等。从采集的标本可以看出,该窑始建于五代,烧造于北宋,为烧造高峰阶段。珍珠雕刻直接继承了西关窑的工艺,而白底黑花装饰明显受到磁州窑的影响,与附近的禹州帕尊窑的绘画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修武的当阳峪窑、鹤壁窑也有* * *相似之处。花卉装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菊花、牡丹、荷花、曼卓、金银花、梅花等。,还有的以鱼藻纹或蝴蝶为衬托,有串纹、宽带纹、蕾丝纹,有的碗或枕上写有姓氏、吉祥话、酒单等字样。近年来,窑沟窑出土了大量白底黑花的瓷器标本,有大壶、梅瓶、花鸟瓶,瓶上绘有草叶纹,并有“王大”、“范”等窑名。大盆直径约40厘米,饰以鱼纹和草叶纹。除白釉偏黄,黑彩偏暗外,形制和数量均可与巴春窑同类产品媲美。6.山西介休窑位于山西省介休县洪山镇。这是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发现的最早的古瓷窑遗址。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洪山镇附近的源氏寺内,源氏寺石碑上刻有“瓷窑税务官任涛”、“原瓷窑税务官吴忠”等字样。据调查,该窑始建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清几代。早期以烧制白瓷为主,中期开始烧制具有定窑、磁州窑风格的瓷器。窑址遗留的瓷片有白釉划痕、白釉划痕、白釉下黑色划痕、白釉下棕色划痕。形状有盘、碗、罐、碗、盆、洗等。其釉下彩画多绘断枝残叶,饰盖为透明玻璃釉,胎涂白色化妆土。其白底红花与磁州窑、当阳峪窑极为相似,但色彩更为鲜艳美丽,是介休窑的佳作。介休窑晋代黑酱釉碗有细纹印花,青黄釉印花盘饰荷塘中童划船。金代黑釉采制品多以卷草、鱼莲装饰,造型有瓶、壶、坛等。山西境内也有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窑址,分别是始建于晋盛裕园的位于霍州陈村一带的火窑,以及晋代以烧制白釉、红绿两色而闻名的位于长治八一镇的长治窑。7.山东淄博窑,原名博山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慈村、斜坡、华严寺。到了近代,在《古今中外陶瓷集》中有所记载。慈村窑遗址发掘于公元7世纪山东境内,1976,证明慈村窑始建于唐代,终结于元代。唐代瓷村窑烧黑釉,宋代以后烧白瓷。装饰手法有采花、画花,造型有碗、盘、瓶、罐、灯座等。金元时期,白釉仍占多数,黑釉占一定比例。除了采花、挠花外,还出现了新的装饰品种,如篦雕、绞胎、黑釉凸纹、白底黑花、白釉红绿彩等。磁村窑的黑釉白线瓷器(当地人称为粉条)是金代瓷器中最具特色的品种之一。这种纹饰与鹤壁窑、新密窑、登封窑同类产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白线多为黄而细,器内壁一般不上釉或半上釉,而慈村窑这类产品的白线白而粗,器内满釉。慈村窑还烧制了一种加色器,以前叫“宋蔡佳”,现在统称为红绿彩。磁州窑和河南、山西很多窑址都烧过。慈村窑的红绿彩塑栩栩如生,艺术造诣很高。8.安徽萧县窑位于安徽省萧县白土镇,又名逍遥窑。1960被发现。调查表明,萧县窑始建于唐代,其碗形和釉色与寿州窑相似。窑址出土的白瓷有明显的窑遗,黑白釉瓷器有磁州窑的风格,还有白釉黑花、黄釉。器物多为白釉,形制以碗为主。还有枕头、耳罐和马、牛、鸡、蛙等小瓷动物,应该是宋金时期的产物。1954年,江苏省文管会在萧县白土镇窑址采集到一个白瓷花瓶,瓶身上刻有“白土镇窑主赵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赴慈市花瓶供养本镇南寺”字样,表明萧县窑下限应为金代。皇统元年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是宋金双方议和之年,南疆以淮河为界。《清波杂志》记载,以仿瓷为主要特征的苏州窑和泗州窑,在金代萧县窑的南部和东南部就有,与萧县窑接壤。靖康革命后,中原大量窑工逃往南方。金代的萧县窑、苏州窑、泗州窑都有定窑、磁州窑产品的风格,应该是逃往南方的窑工在中原传播制瓷技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