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属于九种体质中的哪一种?

你属于九种体质中的哪一种?

健康是作者的福气。

2017.06.17 10:04?打开应用程序

九部宪法。你属于哪一种?

健康是福

中医体质是什么?

中医体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后天习得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特征。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人有自身的素质,所以发病规律、病理特点和发展预后都不一样。经过调理和干预,是可以改善的,所以要注意身体健康。

中医体质的分类有哪些?

1、平和:指阴阳气血和谐的身体状态,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为特征。

2.气虚:指以元气不足为特征的身体状态,如乏力、气短、自汗等。

3.阳虚:指以阳虚为特征的身体状态,如怕冷、手脚不温等。

4.阴虚:指以阴道津液不足为特征的身体状况,如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

5.痰湿:指以痰湿凝结为特征的身体状况,如肥胖、脘腹胀满、口黏苔腻等。

6.湿热质:指具有湿热内涵的身体状态,表现为面部油腻、口苦、苔腻等湿热表现。

7.血瘀:指肤色暗沉、舌苔紫等以血液循环不畅、血瘀为特征的身体状态。

8.气滞:指以气滞为特征的身体状态,如抑郁、焦虑、脆弱等。

9.内在质量:指以先天性异常、身体缺陷和过敏反应为特征的身体状态。

气虚体质

1,气虚体征:

形体消瘦或肥胖,乏力,面色苍白或蜡黄,声音低沉,经常自汗,尤其是活动时,心慌,纳差,舌淡苔白,脉弱是其基本特征。

2、饮食药物调理:

(1)饮食调养:可以常吃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党参、北芪、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兔肉、牛肉、鱼肉。

(2)药物调理:脾虚者,宜选用四君子汤或沈凌白术散;肺气虚者,宜选玉屏风散;肾气不足,多用金匮肾气丸。

3.注意日常生活:

中医讲究“久卧伤气”,所以适当做一些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退休后在家无事可做的老人,更应该注重锻炼,比如散步、瑜伽、太极等。还可以用艾灸百会、气海、大椎、足三里,对气虚体质有帮助。

湿热体质

1,湿热体质表现

外观特征:

(1)面部昏昏沉沉,黄黑,面油腻,唇红齿黄,牙龈红,嘴唇红。

(2)皮肤容易长痘痘,发红,长脓包。

(3)口干、口臭、口苦、多汗、有狐臭。

(4)大便干燥或粘稠,有特别强烈的臭味和恶臭。

(5)小便黄赤,颜色深,有灼热感。

(6)白带多,气味难闻,颜色发黄,外阴经常瘙痒。

(7)舌象:舌红苔黄。舌红,苔厚黄。

精神上:急躁易怒。

2.湿热体质的成因:

(1)先天禀赋。

(2)烟酒成瘾、经常熬夜的人,其貌不扬:牙齿发黑、舌苔黄腻、口气饱满、体臭难闻。长期白带颜色发黄,下半身异味强烈,白带发黄。如果你抽烟喝酒熬夜,你注定是湿热体质。注定你的长相不好看:烟熏脸,说话像唐老鸭,嘴唇黑,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的气息,连身上的味道都是极大的。

(3)长期情绪压抑,溺于酒。

(4)肝炎病毒携带:肝胆为薄弱环节,肝胆排水不畅,多见肝经、胆、腑等症状。

(5)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如广东。亚健康在湿热体质中尤为常见。

3.湿热体质怎么保养?

(1)切断湿热之源,不要再生湿热,清热利湿,即保证排便通畅,大便不通畅,尿液不黏腻,尿色较浅,尿液不总是那么黄,一看到黄尿就要喝水。

(2)饮食上少吃甜食,少吃甜饮料和辛辣食物,少喝酒。所有食物中,湿热最大的是酒。少吃肥肉和甜食。饮食宜清淡潮湿。另一个特别的信息是戒烟戒酒。有些人不选择放弃这种生活。

生活方式,那么你就要承担后果,“病生在家里。”

祛湿食物:绿豆、冬瓜、丝瓜、红小豆、西瓜、绿茶。

4.日常生活:

禁忌熬夜,熬夜会加重湿热。因为熬夜伤肝胆,会大大影响肝胆之气的上升,容易得湿热。另外,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

温馨提醒

(1)湿热体质是一种过渡性体质,很少有人到了老年还是湿热体质为主的体质。因为湿热体质经常不舒服,会出现皮肤瘙痒、炎症、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会让人很不舒服。如果他们不舒服,就会催促人们吃一些药,比如清热药、感冒药等。所以湿热体质在他晚年基本分化。很有可能他会服用利尿药物和清热解毒药物,很多人会转为阴虚体质;阳气受伤,会逐渐变成气虚、阳虚或痰湿体质。所以湿热体质一般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到了老年,虽然有湿热体质因素在里面,但不是最重要的。

(2)祛湿热的药一般不太平,不能久吃。常用的祛湿热药物有:藿香、车前草、淡竹叶、滑石、冬凌草、木棉等。这些都是凉的,不能长期服用。

气郁体质

气滞体质的代表人物:林黛玉

人体之气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础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之气,除先天禀赋、后天环境、饮食营养外,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本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气滞”是指气不能到达外部,而是积聚在内部。中医认为,气郁多由抑郁、不快引起。气长期郁结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

1,物理特征:

(1)神情忧郁,情绪脆弱,郁郁寡欢;

(2)多愁善感,忧郁不安;

(3)经常无故叹气,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4)容易受到惊吓,遇事容易感到害怕;

(5)舌红,苔薄白,侧腹或乳房易肿痛;

2、精神调养:

烦恼、愤怒、精神压抑是气血凝滞的原因。气滞型的人性格内向,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所以情绪不及时就会抑郁。因此,气滞体质人群的保健方法重在心理健康和心理调理。心理调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娱乐活动;经常看具有鼓励和启发意义的喜剧、滑稽戏、电影和电视剧;不看悲剧和苦情剧;

(2)听活泼、清晰、刺激的音乐,改善心情;

(3)多读一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趣味横生、展现人生美好前景的书籍,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

(4)不计较名利得失,心胸宽广,不患得患失,知足常乐。

3、饮食调养:

(1)气滞有气滞不适的潜在倾向,应选择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香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玫瑰等。气滞的人要少吃涩、酸的东西,比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杨梅、草莓、杨桃、大枣、李子、柠檬等。,同时阻滞气机,气滞就会引起血液凝固。不要吃太多的冷食,如冰淇淋、雪糕、冷冻饮品等。

(2)疏肝理气,少量饮酒。

(3)少量饮酒,可激活血管,改善情绪。最好喝葡萄酒,因为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4)多吃大众化食物:佛手、橘子、橘皮、韭菜、茉莉、玫瑰、荞麦、茴香、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橼等。

温馨提醒

气滞的人要尽早干预,特别注意情绪。建议听音乐是治疗气滞最好的方法,多做户外活动。不要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可以多吃柴胡、玫瑰花缓解抑郁。如果不能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就要尽早寻求医疗干预和指导。没必要一直纠结于此。

痰湿体质

1,物理性能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肥胖、沉重、肥胖(虚胖)、面色晦暗、嗜睡、咽部痰湿、贪食、懒惰、嗜睡、体重重、大便口黏或稀、脉滑、舌胖、苔腻等。痰湿体质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者,睡眠时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头晕、痰多、水肿、打鼾。

判断痰湿体质举隅

(1)痰湿体质的人经常感到胸闷,冠心病患者也经常感到胸闷,所以冠心病患者一般都是痰湿体质。岭南地区冠心病的病因一般是湿的症状多,北方地区则是气虚血瘀的症状。所以每个地区的同一个病在中医上是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和中医干预也会不一样。

(2)咽喉炎西医称为“梅核气”,中医称为“梅核气”。这种病的症状是经常感觉喉咙里有痰,但是吐不出来,咽不下去。你总是觉得不舒服。有这种症状的人是痰湿夹着。

(3)有些人似乎处于大腹便便的状态。早上起来眼睛肿或者脚浮肿(更年期女性常见)。去医院检查他们的尿液没有任何问题。其实是中医水湿代谢不畅的问题。有这种症状的人也属于痰湿体质。

2、在养生方法上更应注意: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机能和健康的脾胃功能。

(2)不宜长时间呆在潮湿的环境中,雨季要注意避免湿邪入侵。这种体质的人也要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

(3)困倦的人要逐渐减少睡眠时间,多做户外活动,让阳光使身体机能活跃起来。

(4)洗热水澡,适当出汗;着装尽量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为主,有利于汗液蒸发,排除体内湿气。

(5)注意保暖。湿遇暖,冷则凝。天气寒冷不利于体内水湿的运化,往往会伤及脾胃,所以痰湿体质的症状在天气寒冷时更加明显。

3、饮食调养

痰湿体质的人大多肥胖,体重大,容易疲劳,喜欢吃油腻和甜食,吃得很多。在食疗上,首先是戒肥、戒甜、戒稠,戒饮酒,避免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要经常吃清淡温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祛瘀化痰作用的食物,要多吃。

建议

(1)适合痰湿体质的人吃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姜、木瓜、萝卜、荸荠、紫菜、葱、银杏、大枣、扁豆、红小豆、白菜、山药、薏苡仁。

(2)盐的摄入要有所限制,不宜吃脂肪多、油腻、酸的食物,如焦糖、石榴、柚子、枇杷、糖等。

(3)杏仁膏、藕粉、茯苓饼是这种体质很好的食补。

特别推荐气虚血瘀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可以将三七、红参、丹参磨成粉,然后咨询医生,按医嘱调配剂量。切记不要混用1:1:1,不利于剂量的分配。如果医生说你主要是气虚,可以增加红参的量,减少三七和丹参的量,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剂量。

生活中,很多人知道九种体质,但不一定能准确识别。很多时候,很多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质。它们可能基于一种宪法,然后是其他宪法,这就更复杂了。而且判断体质也不是咨询中医那么简单,需要做很多题了解个人生活等方面才能综合判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种体质?

微信咨询15018612872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时欣赏。你的支持会鼓励我继续创作!

欣赏和支持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