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养生论文。
1,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脱垂,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都是机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的人需要补气。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补气的药物。
补气气虚的食物:牛肉、鸡肉、猪肉、糯米、黄豆、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鳗鱼、虾、蘑菇等。可以经常交替选衣服。
气虚禁忌物品:山楂、佛手、槟榔、大蒜、大头菜、萝卜缨、香菜(芫荽)、芜菁(大头菜)、花椒、长辣椒、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或少吃:荞麦、柚子、橙子、金桔、金桔饼、橙子、菱角、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砂仁、菊花、茶叶、烟酒。
对应的饮食:胡爱山百合莲子汤;人参炖乳鸽;五香牛肉;花生枣烤猪蹄;
2、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唇爪苍白,头晕,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月经期,量少,舌淡,苔滑,脉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的方法,补血的药物可选当归、阿胶、熟地黄、桑葚。
血虚的食物:乌鸡、黑芝麻、核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红豆等。,经常可以交替选择;
血虚禁忌物品:菱角、大蒜;
对应饮食:当归地黄乌骨鸡;胡爱山牛腩锅;菊花带鱼;玫瑰配菊花露;
不吃或少吃: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3、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的主要表现有;怕热,易怒,两颊灼热,口干咽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黄,舌淡津少,五心(两掌两底头顶)心烦,盗汗,腰酸,梦遗遗精,舌红苔薄或剥脱,脉数等。滋阴,养阴,养阴等。应采用,补阴虚的药物可以是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甲等。
滋阴补阴的食物: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莲藕、金针菇、枸杞头、菱角、生梨等。,可以交替服用。
阴虚禁忌物品:辣椒、肉桂;
不吃或少吃:狗肉(脑血管患者忌食)、羊肉(肝炎患者忌食)、麻雀肉、海马、海龙、狍子肉、锅巴饭、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杨梅、大蒜、韭菜、芥末、辣椒、洋葱。
对应饮食:金盆丰盛豆腐;吃小捆的肉;怀菊大枣银耳汤;甲鱼牛膝汤;农民烤鱼;用一只胳膊肘吃饭;金盆富贵豆腐;胡爱山扒鸡;人参炖乳鸽;何首乌炖猪肝;
4、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的主要表现有;除了气虚的表现,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体温常低,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补阳、益阳、温阳为宜。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红参、鹿茸、杜仲、冬虫夏草、肉桂、海马等。
补阳虚的食物: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参、贻贝、核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肉桂、茴香等。,可以交替服用。
阳虚禁忌物品:鸭肉、兔肉、獭肉(水狗肉)、冬瓜;
忌或少吃:鸭血、鸭蛋、阿胶、牛奶、酸奶、甲鱼、螃蟹、田螺、蚌肉、蚌肉、柿子、柿子、柚子、橘子、香蕉、无花果、西瓜、青苦瓜、红薯、西瓜、生莲藕、生萝卜、丝瓜、冬瓜。
对应饮食:海马怀布鸡;三边淮布坳唐尧;韭菜配虾;炒腰花;长寿炖老鸭;
5.两虚:体虚的人往往有两个虚体,分别是:
气阴两虚:气阴两虚,主要表现为: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症状,有上火、咽干、舌红等阴虚症状,但无慢性病。这种体质称为气阴两虚,应采用益气养阴的补法,即气阴兼顾。
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为阴阳两虚,主要表现如下;怕冷怕热,尤其是冬寒夏热,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的体质,应采用滋阴温阳、滋阴壮阳等进补方法。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等。,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又有血虚的表现,宜益气生血,补气血。
对应饮食:气血:鲫鱼豆腐汤;补气血汤;药膳鸡;
二、补气食物具有补脾、补肺、补心的作用,适用于消除或改善气虚证。这里主要介绍滋补脾气的食物。使用补气食物时,有时容易引起气滞、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现象,故可与陈皮、砂仁等补气食物同用。
土豆(土豆、洋芋、山药蛋)味甘,性平。功能: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虚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和皮有毒,不宜食用。
红薯(番薯、地瓜、地瓜)味甘,性平,属脾胃经。功能:补脾胃,益气,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消瘦无力,泄泻。吃多了容易导致胃酸倒流,胃灼热,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功能:益胃气,托痘疹。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头发、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不允许吃。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益气健脾,滋阴益肺,补肾固精。适合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腹泻。湿重、气滞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功能:健脾和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适用于脾虚食少,恶心腹泻。气滞腹胀者不宜食用。
大枣(Zizyphus jujuba)味甘,性温,属脾胃经。功能:健脾和胃,养血安神。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瘦,疲乏无力。气滞、湿热、便秘的人不宜食用。
鸡肉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功能:补中焦,填精补髓。适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忌实证、热证、疮疹、痤疮后进食。
兔肉味甘,性凉。功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适用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恶心、肠燥便秘。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
猪肚(猪肚)吃起来又甜又暖。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体虚腹泻,现代用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肚)味甘,性温。功能:益脾胃,补五脏。适用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羊肚(羊胃)吃起来又甜又暖。功能:补虚益脾胃。适用于身体偏瘦,脾胃虚寒者。
牛肉味甘,性平,属脾胃经。功能:补脾胃,补气血,强筋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中气不舒、久泻不止者。
桂鱼味甘,性平,属脾胃经。功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利湿除湿。适用于中气不足、腹泻、脱肛。
粳米(米,硬米)味甘,性平,属脾胃经。功能:补中焦,健脾和胃。适用于中气不足,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腹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功能:补脾胃,养五脏。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功能:补中,补肺,敛汗。适用于脾虚泄泻,现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稠难溶,食滞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扁豆味甘,微温,入脾胃经。功能:健脾祛湿,清暑和中。适用于脾虚湿盛,食少泄泻,暑热吐泻。气滞腹胀者不宜食用。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功能:健脾补肾。适用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便秘的人不宜食用。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功能:健脾润肺止咳,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胃虚弱、胃痛、津液不足、肠燥便秘,现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腹胀、呕吐、便溏者忌食;不适合和洋葱生菜一起吃。
第三,温补益气的食物
鲢鱼具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肤等功效,是温中益气的保健食品。
黑鲱鱼具有补气养胃、燥湿利水、祛风除烦的作用。其中所含的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墨鱼具有滋补肝肾、补气血、清胃除热的作用。它是一种女性保健食品,具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促进分娩、止血、催乳的作用。
第四,石埠七早和汤
取黄芪15 ~ 30g,大枣10g,百合30g,一起炖30 ~ 40min,然后配汤、调料一起食用。这三种原料中,黄芪性温,有补气的作用。大枣是补血益气、健脾胃的佳品,百合能滋阴润肺。三者结合对气血两虚的患者大有裨益,可以缓解疲劳和怕冷,滋润皮肤。
五、根据体质的不同,分为四种不同的食补方法。
平步:健康人和病人都可以吃。能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如谷类、豆类、牛奶、水果和蔬菜。这类食物性能温和,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女性均可食用。
温补:指温性食物,如牛羊肉、鳝鱼、甜食、红枣、桂圆、荔枝及葱、姜等辛辣之品。冬天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物,有助于上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
清补:指寒性食物,如梨、生莲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蜗牛等。,有清火的作用。
温粉:指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花椒、桂皮、芥末、香菜、辣椒等。这类食物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常用来御寒除湿。
六、女性冬季进补要从调节入手,调和身体内外平衡,使身体保持气血通畅的状态,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补。女性的生理特征与男性不同,女性看重的是血液。冬季进补的关键在于调血,但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补。
气虚女性
气虚女性常表现为面色虚弱、面色苍白、精神疲乏、白带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等症状。
进补小贴士:可以用一些能补气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红枣、甘草等,炖鸡或排骨补气。使用人参滋补品有一定的讲究。在家使用人参滋补品要格外小心。应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原则。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气虚女性在秋冬季节应多吃萝卜、大枣、排骨汤等补气食物;在药补中,可以喝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配制的“四君子汤”。
贫血或血虚的妇女
大多数女性都有血虚的症状,如头晕、目眩、面色晦暗、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而血虚体质的人往往比较瘦,身体素质差。
进补小贴士:可以常吃补血的食物,如菠菜、黑豆、胡萝卜、黄花菜、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以是桑葚、葡萄、红枣、桂圆等。同时也可以辅以中药。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藏红花、熟地黄、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美味的药膳,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阿胶炖米酒、四物汤等。,都有很好的补血功效。
对于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的女性,可以选择人参、当归、川芎、黄芪等中药,以及乌鸡白凤丸、阿胶补血血浆等中成药。日常生活中多吃海参、鱼虾、红枣、猕猴桃、葡萄、桂圆、芝麻、菠菜等食物。
怕冷的女人
在寒冷的季节,很多女性会感到全身发冷,尤其是手脚等外围部位。更年期女性更甚,冬天特别怕冷,医学上叫怕冷。
进补小贴士:怕冷的女性应多吃些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鹌鹑、大蒜、辣椒、生姜、香菜、葱、桂圆、栗子等,有助于御寒。还可以多吃一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海蜇、海鱼、虾皮等。应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从事久坐或长期工作的女性,应重视体育活动,多做手、足、腰的锻炼。
七、人体虚可归纳为四种:体虚、阳虚、血虚、阴虚。根据不同的虚损类型,选择合适的进补药物。但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般来说,气虚、阳虚说明机体活动能力下降,阳虚与气虚相结合,气虚容易导致阳虚;阴虚血虚表示身体精血津液的耗竭。阴虚往往伴有血虚,血虚容易导致阴虚。所以气血两虚、阴阳两虚也是常见病,治疗上应该是益气补血、滋阴补阳相结合,称为气血双补、阴阳双补之法。此外,气能生血生津,所以气虚、阴虚津常以补气药物配合补血药物或补阴药物治疗,即补气生血法。
在对人体有益的中药中,“只有人参和何首乌能带着大地的灵气,长成大人的形状。”人参为补气之首,何首乌为补血之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人体由气血构成。
人的口腔有苦、甜、咸、酸、口臭、苍白。
第一,嘴苦。临床观察表明,苦味多见于肝胆热证和胃肠热证。在现代医学中,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多为肝胆疾病。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癌症患者吃甜的东西会因为甜味阈值的升高和苦味阈值的降低而感到苦涩。口苦者常出现头痛、头晕、苔薄黄、脉数等症状,宜清利肝胆之热。处方为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g,柴胡、泽泻、车前草、木通、当归、栀子10g,生地、黄芩12g,甘草8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
第二,嘴甜。又称“口甜”,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脾胃实热、湿热瘀阻、肝脾痰火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口甜,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甜”。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可引起各种酶的异常分泌,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头上的味蕾,产生甜味。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唾液中的糖分也较高,所以经常会觉得嘴里是甜的。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和脾胃气虚甜两种。前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积于脾胃所致。表现为口甜口渴,喜饮水,食多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燥,舌红苔干,脉强。治疗应该是清脾泻火。处方为蟹黄散:藿香15g,栀子和石膏10g,甘草8g,防风2g;或卫青粉:黄连、当归、升麻各65438±00g,生地、牡丹皮各65438±02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后者多因年老或久病伤脾胃,气阴两伤,内生虚热,津液灼脾所致。表现为口甜口干、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结、软便。治疗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处方为益胃汤、四君子汤:沙参65438±05g,麦冬、玉竹、白术、茯苓65438±00g,生地、藿香65438±02g,砂仁8g,炙甘草8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
第三,嘴咸。大多是肾虚引起的。咸口多为脾虚湿盛,肾虚火旺。因为中医认为“咸为肾味”,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患者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期肾阴亏虚,肾火上升。有时候测口咸患者的唾液,可以看到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加,PH值趋于弱碱性。如果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感发热、盗汗遗精、苔薄脉细等症状,则属于肾阴不足、火虚发炎,即“肾阴不足、口咸”。治疗要益肾阴,滋阴降火。处方为白质地黄汤:知母、黄柏、山药、牡丹皮、茯苓各65438±00g,熟地65438±05g,山茱萸、泽泻、附子65438±02g,肉桂8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
第四,嘴酸。感觉嘴里酸酸的,但是没有酸水吐出来。中医认为“肝热导致酸味”、“脾胃气虚,木占土位,酸味”,所以酸味多由脾虚肝火所致,常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有关。有人测了口服酸患者的唾液,其中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的含量高于正常人,PH值更偏酸性。多为肝胆之热乘脾所致。酸味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细等症状。治疗应该是肝胃泄泻。选择左金丸、六君子汤为处方:黄连、吴茱萸、茯苓、白术各65438±00g,人参、甘草各8g,陈皮65438±05g。每日两次,每日1剂,水煎服。
第五,口臭。嘴里呼出恶臭,有意识的或者被别人呼出。一般有三种情况:1?胃火蒸:舌红或口腔糜烂生疮,或牙龈肿痛,口臭热,以及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苔干等症状。治疗要清胃火。处方为三黄泻心汤:大黄10g,黄芩10g,黄连5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2?胃肠消化不良:口臭呈酸味,或混有生食味,伴有腹胀、无食欲、口臭、舌苔油腻等厌食症状。治疗要促进消化,消除堆积。中成药保和丸或山楂丸均可吞服。每天两次,每次9克。3?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龋齿或口腔炎症。黄芩、藿香、石膏、生地黄各65438±00g,甘草4g,可水煎漱口。
第六,嘴巴轻。口腔味觉减退,自觉口腔苍白无力品尝食物的味道,常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口淡多见于慢性脾胃虚寒的患者,大手术后食欲不振的患者会感觉口淡无味。炎症感染时也常出现口淡,但多在发病初期或消退期。前者是轻邪的表现,后者是邪虚之象,其意义与苦口明显不同。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常有口淡,辨证多属胃肠湿邪或寒邪。虽然是经验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苦寒药不宜用。临床试验表明,口腔虚弱严重的患者对甜、酸、苦、咸的味觉不敏感,味觉阈值普遍升高。临床上主要分为脾虚湿阻两种。前者有脾虚症状,如精神萎靡、气短、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应通过益气健脾和胃来治疗。方剂有六君子汤、砂仁、焦麦芽等。后者可以看做湿阻脾胃的症状,如口淡而粘,恶心胸闷,苔腻,脉濡等。治疗宜芳香化浊,祛湿健脾。处方为藿朴夏玲汤:藿香、茯苓、炒黑豆、泽泻、厚朴65438±00g,半夏8g,白豆蔻2g,薏苡仁65438±02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2次。
口涩:当舌味细胞的苦味阈值降低,舌的触觉异常时,可出现口涩。肝胆郁结、阴伤或脾土下降的患者,常感口干或干涩无味。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不眠之夜后,唾液腺分泌减少,也可感到晦暗、涩涩。各种癌症后期都有苦味,中医认为是脾肾衰退,气血凝滞。
八、麻辣嘴:麻辣嘴是咸味、热感、痛感的综合体。中医证候以肾阴亏虚、肝火亢盛最常见,其次为肺虚、痰热。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测定,室温为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多为33℃-35℃,口辣患者的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黏膜对咸味和疼痛比较敏感。
此外,要根治口腔中的异味,除了积极用药外,还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烟酒嗜好,防止过度劳累,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