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长曲线的四个阶段是什么?每期有什么特点?

细菌的生长曲线是根据细菌的生长繁殖特性和液体培养基中活菌数绘制的曲线。分为四个时期:缓慢期(也叫调整期)、对数期(或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退期。

滞后期:细菌进入新的培养基环境后需要适应环境。在此期间,细菌生长微弱,活菌数基本稳定。这个时期的时间一般在1-4小时之间。

对数生长期:活菌数在该时期的生长曲线上呈线性上升。细菌已经适应了培养基环境,细菌旺盛,开始高速生长繁殖。活细菌的数量以稳定的几何级数快速增加,这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取决于培养条件和细菌生成)。这一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

稳定期:这一时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持平阶段,但细菌种群活力变化较大。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毒产物的积累、pH的下降等不利因素,细菌的繁殖速度逐渐下降,细菌死亡的相对数量开始逐渐增加。在这个阶段,细菌增殖和死亡的数量逐渐平衡。

衰退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菌数量明显增加。生理和代谢活动趋于停滞。活菌数越来越少,与培养时间成反比。在此期间,细菌变得更长,膨胀或异常腐烂,甚至细菌自溶,难以识别其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