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洗澡有什么好处?中医洗澡有什么好处?
1,中药泡澡的好处
1,发汗,排毒。
2、促进产妇康复,预防妇科疾病。
3、保湿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输出量和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胃肠蠕动,健脾消食。
7.消除疲劳,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
8、易睡易睡。
9.增强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2、中药沐浴注意事项
中药浴一定要请中医根据病情开药,遵医嘱做药汤。不要自己盲目选药。
洗澡前一定要淋浴,保持药池清洁。沐浴后立即用温水冲洗,擦干皮肤,及时穿好衣服。一般来说,热水药浴(39℃ ~ 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症、牛皮癣等。药浴温度适用于神经兴奋过度、失眠、全身疼痛、消化不良等。应等于或略低于体温;25℃ ~ 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要超过20℃。进行局部药浴时,要注意全身保暖,夏天要避风,防止感冒。
第一次洗澡时,水位应在心脏以下,待身体适应约3 ~ 5分钟后,慢慢泡至肩部位置;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出汗过多,体液流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量增加,导致头部缺血,出现头晕或晕厥。如遇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缸,平躺在休息室的床上,给病人喝些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和能量。或者用冷水洗脚,让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老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但应以接近体温的药液沐浴,由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孕期或月经期不宜药浴,尤其是盆浴和坐浴。
泡热药浴后全身容易晕厥,所以洗完澡从浴缸慢慢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喝水或饮料;如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饭前和饭后半小时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空腹,洗澡时出汗过多,容易引起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引起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于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睡前不宜全身热水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3、不宜洗澡时间
1,血压太低不能洗澡。
低血压的人不宜单独洗澡,因为洗澡时水温一般高于体表温度,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大脑供血不足、虚脱等症状。
2.酒后洗澡是不可取的
酒精会抑制肝功能,阻碍糖高原的释放。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加。酒后洗澡,由于消耗的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严重时可出现头晕、目眩、全身无力和低血糖昏迷。
3.空腹洗澡是不可取的
空腹洗澡时,人体内的热量通过水传导到体外被消耗,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此时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会因低血糖导致头晕,甚至晕厥和休克。另外,空腹时,人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感冒。
4.饱餐后不宜洗澡。
饭后立即洗澡,全身皮肤表面的血管受热水刺激而扩张,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内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严重时甚至导致虚脱、昏厥等症状。
5.分娩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都不应该马上洗澡,否则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甚至晕厥。因此,工作之余休息一下,对缓解疲劳和健康更有好处。
6.发烧的时候不能洗澡
很多人都有发烧时搓澡物理降温的常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搓澡只是为了擦洗身体的局部,并不等同于洗澡。因为体温上升会导致体内热量大量消耗,比如当一个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以增加20%。此时身体虚弱,洗澡容易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