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道教医学概论
道教医学的基本概念:
道教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道家文化分为“闻道”和“武道”。
道教的“闻道”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文化体系。
道教医学是道教五大技术之一。
道教五术分为医学、占卜、占星、相面、山五大类。
道医,居道教五术之首,是历代道教从业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代代相传的道法的重要内容。只是因为法脉秘传的特点,手稿和口传才得以延续,所以历史上流传于世的文字专著很少。
道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教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教内部由师徒以不同的方式传授并代代相传,为人们的健康作出了预防、治疗和保健的贡献。
道教医学是修身养性的人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教化众生,积德积德”的重要工具。古往今来,道教医学可以说是最贴近百姓的医学,至今仍流传着许多道教人物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故事。
道教医学以“用药方便”、“方法简单”、“疗效可靠”著称。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
从事道教医学的基本条件:
道教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一种基于自身论证的医学技术,已经超越了“眼见为实”的世俗智慧认识论的局限。它是人类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只有跨越太极阴阳之间的障碍和束缚,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是生命医学的一个深层次、高水平的领域。
真正优秀的道医,必须在系统的内功训练的基础上,证明到相应的水平和阶段,经过上师的传授,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以道教医学历代师徒相传,理论和方法仅限于笔抄和记录,配方扩展不花钱。虽然这些方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与世界医学融为一体,但其中的根本精髓仍隐藏在法的脉络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所以历史上鲜有医学专著。
道家医学与世界医学(道家指中医或中医为世界医学)同源,都发源于自然大道。古代有“黄绮源于道”的说法,这是真的。
根据李逸、阴阳、五行、气血理论,阐述世界医学。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有利于世俗的、纯后天的智力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他们只需要掌握“为日而学”的文理精髓,就可以将医术应用于临床。
道医必须做到隐与显、阴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穿透太极弦,同时掌握显与隐,才能将道医学应用于临床。
因此,与世俗医学相比,道教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难全面掌握和应用。
要依靠医生扎实系统的“清秽”、“清浊血”、“化浊肉”知识,进行精修内功。
你必须有真正的能力,能够自由启动和调用隐藏的素元、物元和体素。
道教医生与世界医生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
对人类生命三大基本物质“精”、“神”、“神”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认识的差异,是道家医学与世界医学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世界医生对人体精、美、神的认识,只停留在精气的理论层面和理性知识掌握的范畴。
道医不仅有理性认识,而且在自身内环境实践中对“精”、“美”、“神”有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理解和整体结合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
在道教内部,有两种不同的研究和修行方法:2500年前修德和2500年后修真丹。
2500年以前的修身养性、“守一”之法,是一种与“神”为伴的帅、巧、精之道。
从近2000年开始,以帅入精,进入“灵”的境界,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方法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人类长期离经叛道,不道德,后天智力过度强化,很难摆脱大脑、头脑、头脑,头脑、头脑清晰,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道教与世界医学基本理论特征的差异:
道教医学是以深刻的洞察力为基础,运用自身深邃的禅定和智慧,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细致的观察,并根据观察逐步建立起人类医学的理论基础。
世界医学,在历史上就是继承和运用道家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从智慧的角度去学习和运用。
中医发展至今,侧重于纯智慧的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教中通过智慧获得和建立的大部分基础理论作为糟粕丢弃。
比如在一个时期,阴阳五行学说被全盘否定,三魂七魄学说被抛弃,甚至连经络气血学说也被否定。撤弃中医之魂,全面向纯智慧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教医学领域是不可能的。
道教医学,讲究以智制智,研究和实践一切事物,以智慧的所得作为指导智慧的基础,是一门以智制智,研究医学的科学。
对道教医学的学习和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盲目的发展。诞生于道教的道医,以自己的生命为实验室,千百年来反复研究和实践。首先,它在自己的体内进行了全面的道学转化实践,探索其体内无形的精、神和有形的知、血(体液)和肉(器官)。
自然大道的演变过程;
虚拟性、性化、神化、具象化、形成产生万物。一旦成型,由于身体的屏蔽作用,道的能量最容易停滞在体内。
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
蜕变,神化,神化,当进入空明境界,虚实相通,万物皆可穷而归道。
人类认识道与自然必须经过的六个正确过程:
由物知“身”;
你可以知道”个“由形;
以身识“神”;
在神的身体里看见“性”;
以性知“不足”;
身空归“道”。
在这六个阶段和过程中,人类绝大多数都停留在一个“以物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人们通过对逻辑思维的观察、研究和实践,逐渐理解和认识我们自己与万物之间的辩证相互依赖关系。但是,对于“万物皆物,万物皆物”的道理,如果不在内部加以证明,产生高质量的系统化、可控化的励志智慧思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产生真知,形成* * *知识。
道家修行者不同于世俗,他们的方法是在性智慧的控制下,使灵感、直觉和逻辑思维同步。停滞不仅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源。本文运用三因论,研究了这种“阻滞”的真正原因,并探讨了解除这种“阻滞”和“阻滞”的结果。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动力来源,即一种暂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它是生物化学的源头,也是变化的终点。虽然看不见,但它决定了造型的成败、生死和生命力。
道家修行者的“以物知身”,首先是以诚继承了先人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结合的综合修行。
穷途末路,身体精进脱俗,心灵恢复空灵,回眸返璞归真。君子以身知身,是一个必然正确的修行过程。
是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和训练,也是掌握道教的基础。
定义医生领域的标准:
懂本质的可以当正规医生。
一个有知识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
接近上帝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医生。
这种根据内功修养的高低来确定道医知识水平的分类方法,与世界医家有着本质的不同。
只有“虚实相连,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教的精髓。
道家医学,以道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基础,以经络、脏腑为研究对象,以“气血”为理论基础。特别是突出了卫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生化之源,自然之末,为人类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是被现代医学忽视的根源。
不同的治疗方法侧重于:
世界医学,为恢复和维护人体健康,重在利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调节人体的精神,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道医在“万物皆有气”的原则基础上,同时运用世界医学的方法,直接调动各种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
对于人体内的气机,可以祛除邪气、浊气、邪气,益气、清气、扶正,恢复体内精气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疾病的不同理解和病因、机制的分析;
世界医生只关注两种病因,即疾病的内因和外因。
道医在认识疾病时,重视三因,即原因、内因和外因。
这也是道家医学和世界医学的根本区别。
原因是指历史时空中的一点光亮所带来的致病因素,可以在体内逐渐释放,与内外因密切配合而产生疾病。
病因是以全息信息的形式存储和携带,以信息的形式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
现代医学中已经发现DNA的遗传原因在微观领域有携带,但在智慧观中发现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还需要时间。目前,科学研究方法暂时很难真正全面地进入“耍”的领域。
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侧重点不同:
世界医学侧重于内因和外因的研究和应用。
道家医家非常重视内因、内因、外因三因整体的协调研究和运用。
道教的医疗方法和重点;
预防胜于治疗,预防胜于阻断。
道家医学把预防和化解三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方法。
道家医学也非常重视各种外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及其调节和化解。
利用道教五术“山”术中的“风水”巧妙处理阴宅、阳宅的外部环境,往往能加速许多慢性病的治愈或无药可治。
利用“万物有其环境”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调节,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和保障人体健康。
总结:
总之,道教医学和世界医学同源。
世界医学的内容存在于道教医学中。
道教医学的内容在理论和意义上更加深刻,很多内容并不能被世界医家完全理解和接受,所以它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在道教内部传承。
另一方面,千百年来,道教与世界医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很多内容早已被世界医学同化,这从世界医学名著中的大量术语就可以看出来。只是各自解读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有较大差异。特别是由于现代人的解读经验不足,也有很多误导后来者的曲解。
如果人们想修习道教,在掌握世界医学的基础上踏入其中,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
比如医学古文、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穴位、经络、针灸、中医内科学、中药、方剂等知识,是进入道教医学的基础。
消息:
《道学医学》一书将以作者的生平和实践为基础,对每篇文章中世界名医未涉及的相关理论方面作进一步介绍,以供读者娱乐。
《道教医学》作者,从小受家人教导,从事道教、佛教内功训练和临床医疗数十年,从事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数十年。他对道家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朴素有一些深刻的感受。笔者感受到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医林繁荣的时代需要,故不冒昧地将自己从医学上的所有个人收获,呈现给杏林同仁,希望有缘人都能步入道医殿堂,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拯救世界,帮助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