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射雕英雄传》丘处机。

小说中,为了突出郭靖的英雄形象,金庸没有突出丘处机的《大话西游》。但在现实历史中,丘处机的师徒关系还是相当不凡的。他们历尽艰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终于能够说服成吉思汗体恤百姓,拯救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说丘处机的贡献远大于郭靖。

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圣旨

成吉思汗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讲过这样一件事:成吉思汗晚年年老体弱。当他听说“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的秘诀时,就派人去信丘处机去可汗的帐篷,想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丘处机欣然接受命令,带领弟子不远万里来到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进谏。那么,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小说中,为了突出郭靖的英雄形象,金庸没有突出丘处机的《大话西游》。但在现实历史中,丘处机的师徒关系还是相当不凡的。他们历尽艰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终于能够说服成吉思汗体恤百姓,拯救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说丘处机的贡献远大于郭靖。

被传承了300年。

丘处机出生于1148,山东人,本名“长春子”。曾师从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1217年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当时由于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很多人加入全真教寻找精神寄托,全真教在北方声名鹊起。而70岁高龄的丘处机,头发漂亮,蓝眼睛,方眼睛,所以据说精通“长生之术”和“治天下之术”。这些传闻也传到了成吉思汗的耳朵里,他率军西征中国。此时大汗就在耳边,他感觉自己的精力在衰退,晚年在临近。周围的人都劝他,300多岁的丘处机一定有长生不老的本事。这样的仙女要赶紧请。于是,1219年,成吉思汗写了一封谦恭恳切的信,派刘仲禄去请丘处机。

起初,接到圣旨的丘处机很尴尬。全真一向主张节欲清静,不想与乱世政治扯上任何关系。为此,他拒绝了金和南宋的邀请。但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可能统治国家。为了全真教的发展,他最终决定上访。同时他也想借机为民请命,劝说蒙古少流汗,滥杀无辜。

丘处机故居弟子西行途中去世。

1219年腊月,丘处机带领尹志平、李志昌等18弟子由鲁西出发。次年二月二十日,到达当时蒙古统治下的燕京(今北京)。当地官员、学者和僧侣前往卢沟桥会见可汗邀请的神仙。而寻求丘处机亲笔签名的平民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希望有了丘处机的墨宝作为护身符,可以避免蒙古军队的烧杀抢掠。

此时率军西征的成吉思汗越走越远。看到在燕京见不到成吉思汗,丘处机写信给陈情表,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没有治国的才能。他希望大汗回到东方后能见到他。刘仲禄以为丘处机说的是条件,就建议选几个漂亮姑娘陪着。没想到,这一下子激怒了丘处机。刘忠路赶紧派人去通知单于这个情况。成吉思汗再次恳切地催促丘处机西行。1221年2月8日,丘处机踏上万里征程,挺进塞北高原,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西征之旅。

当丘处机到达成吉思汗四弟沃臣的驻地贝加尔湖时,沃臣也想向他请教延年益寿的事情。正当丘处机要教他的时候,忽然大雪纷飞,模特陈吓了一跳,以为他想赶在可汗哥前面,得知长生不老的秘密引起天怒人怨,只得作罢。

西进途中的艰辛就更不用说了,经常被沙尘暴流沙骚扰。难的时候,车陷流沙,马停滞,人寸步难行。丘处机的随行弟子之一赵九谷甚至在西行路上病死。

兴都库什山同居一年,神仙传教。

1222年初夏,丘处机终于到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然是仙风道骨,非常高兴,就开门见山地向他乞求长生不老之术和长生不老药。丘处机显然是有心理准备的。他说:“世上只有生之道,没有长生不老之药。”短命的人都是因为“不懂卫生之道。”养生之道是“清心寡欲”,即“一是清除杂念,二是减少私欲,三是保持心态平和。”

在他们一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里,丘处机不断用身边的小事劝诫成吉思汗。有一次,成吉思汗在猎射一头野猪时,突然失去了前蹄,野猪却不敢扑向成吉思汗。事后,丘处机谏曰:“天道有好生之德。陛下现在老了,应该少出去打猎。从马上摔下来正是上帝对陛下的警告。而野猪不敢靠近,是上帝在保护陛下。”成吉思汗对此深信不疑,对身边的人说:“只要是天神的建议,我以后一定照办。”成吉思汗过桥时,桥突然被闪电劈断。丘处机说,这是神在警告不孝顺父母的蒙古人。于是成吉思汗告诉中国人民要听从神灵的指示,要孝顺。丘处机也多次劝成吉思汗,治国之术应以“敬天爱民”为基础,应同情百姓疾苦,保护百姓生命。

丘处机制定的这些“秘方”虽然不是成吉思汗真正需要的,也没有得到他的完全认可,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康熙皇帝曾这样称赞:“当你一句话停止杀戮,你就知道你为拯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真七画像拯救数万利宾百姓

到了1223年春,丘处机在成吉思汗身边呆了一年。不适应高原气候,思念故土,丘处机决定重返东方。三月,可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丘处机,送给他许多宝物,却被婉拒了。于是,成吉思汗下诏免除全真信徒的赋税,并派了五千骑兵护送他回家。

归心似箭的丘处机只用了四个月就走完了全程。成吉思汗还发了圣旨,问他归程是否顺利,现在生活是否正常,并说:“我时常思念仙人,仙人不要忘记我!”“后来,成吉思汗把胡夫的官印给了丘处机,并下令燕京省把以前统治者的御花园让给全真教修建宫观。从此,丘处机得以弘扬全真教,修建道观,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师的地位。丘处机还凭借官印从中原解救了大批百姓,解救了被蒙古人掳掠为奴的二三万人。

1227年,丘处机病逝,享年79岁。弟子李志昌在他死后,由一个在长春的真人编辑了一部西游记,描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由于丘处机足迹遍布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这本书也成为后人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俄、法、英版本相继出版。

相关链接:全真教

道教教派,又称全真教或全真教。楚谨成立了。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穆平)自号全真堂,凡入道者称为全真教徒。这个学派吸收了儒释道的一些思想,主张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导人们“孝以清净”,“心以至诚,思以少欲”。早期以个人隐居为主,不讲究神韵和黄白技能。

全真道学认为清静是修道的基础。只有抛开感情和欲望,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才能回归单纯,认识内心,看清自然。此派注重“命”的修炼,认为“有性者亦神,有命者亦气”,“气神合一者谓之仙”。主张出家必须出家,并忍辱污秽,为己为人受苦,戒杀生,少吃少睡。《金瓶梅实录》说,这种宗教“以柔弱谦和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返九归七为实(按指炼内丹——导),以千变万化为正”。王重阳死后,马玉等七位弟子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继续传教,创立了七派(见北七真),即遇仙、南无、绥山、龙门、庐山、华山、晶晶,但他们的教义和修炼方法大致相似。

元太祖十五、十八年间(1220 ~ 1223),丘处机被传唤到西域大雪山游览元太祖,受到礼遇,并奉命主管道教,在各地建寺,全真道教进入全盛时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断占用佛寺,以及“老子变胡”的宣传,引起僧人不满,导致八年(1258)佛道论战。结果全真路失败了。宪宗下令全真道归还占用的200多座寺院,使道士们丢了饭碗,并烧毁了老子的《胡静》及其刻本。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佛、道两派再次论战,全真道以失败告终。除了《道德经》之外,其他所有的道教经典都被烧毁,全真道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元成宗,禁令逐渐放松,全真教得到恢复。明代朝廷重视正义路,全真路相对弱化。进入清朝后,更是衰落。

全真道早期史料很多。正统道藏有王重阳、北七真著作,教史有秦致安《金瓶梅实录》、李道谦《七真年谱》、《钟南山祖仙传》、《水仙源录》等。但后期史料不多。清代觉的《长春道源》和今天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对全真道的历史作了一些考证和探讨。

全真教是道教后期最大的流派之一,自元代以来一直与正一派延续。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真教和三教合一的思想非常鲜明。全真教效法禅宗,不设文字,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内丹的修炼,反对富友、黄白之术,以修真为正道,以了解心与自然,消除情与欲,容忍羞耻与污秽,为他人受苦为宗教。全真教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在道观里,不得娶妻,并制定了严格的条条框框,与正一派大相径庭。

全真道是中国道教后期的两大流派之一。成立于金朝初期,后来与但丁的其他派系合并。大派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