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白萝卜有很多误区。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要医生开处方”。白萝卜有人参的美誉。中医和现代医学都认为,人们经常吃白萝卜,对保护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白萝卜之所以能发挥其保健作用,在于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成分。如果吃的时候不注意科学,很容易走入误区,起不到保健的作用,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萝卜“性凉,味甘、辛,能清火、消食健脾、凉血行气”。可见属于寒性食物,阳虚体质的人脾胃虚寒,容易腹泻。如果吃白萝卜,会加重阳虚症状,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胃溃疡和胃炎患者以及有宫寒症状的女性朋友也要注意少吃白萝卜。
加工方法不当容易损失营养。吃白萝卜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和一些肉一起煮,说白萝卜吸收了香味和油脂,更美味。现代营养学认为,白萝卜的营养价值在于含有丰富的芥子油、木质素、淀粉酶、干扰素诱导剂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超过70度的高温下会迅速分解。
所以用炖的方法加工白萝卜,很容易损失很多营养成分,所以白萝卜即使吃得再多,也起不到保健作用。最好的加工方法是低温加工,凉拌或腌制食用,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
很多朋友都知道白萝卜是劝阻的,人参是补益的,所以白萝卜和人参是相互矛盾的,不能一起吃,否则人参就白吃了。
白萝卜不宜与地黄、何首乌同食。中医认为,地黄、何首乌的滋补作用突出,容易被白萝卜还原,会导致白发。
另外,白萝卜不宜与胡萝卜、黄瓜、动物肝脏同食。胡萝卜、黄瓜中的生物酶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肝脏中的铁也会降低白萝卜中维生素C的含量,导致白萝卜的营养降低,无法发挥最佳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