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腔入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

浅析秦腔入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戏曲传播的演变与新剧种的生成

在传播过程中,中国传统戏曲必然会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传播到其他地区。比如在昆山流行的昆曲,离开昆山后经历了很多变化。有评论认为,山陕梆子前身是昆曲的变体。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形式,西秦腔迅速向周边地区扩展,促进了西路梆子和东路通州梆子的出现,促进了汉水流域黄儿的诞生。后与东路梆子合制西皮,西皮与黄儿合称汉水地区的皮黄。西路梆子南下入川,促进了川剧的产生。皮黄入川促进了川剧胡琴的产生,随后滇剧一路南下。西秦戏甚至远播海丰,形成了西秦戏的主线;东路梆子向东发展形成蒲剧,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形成晋剧,中路梆子和河北梆子,一路向东形成豫剧和山东梆子。

梆子戏和皮黄腔在全国流传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遗迹,如梆子在绍剧中,徽剧和汉剧不言而喻都属于皮黄体系。这个传播和流变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甚至会出现反馈的现象。整个传播、演变乃至新剧种产生的机制是很有研究前景的。研究戏曲的传播,创作新的剧种,对于今天戏曲声腔的寻根及其重新整合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传统戏曲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创新,传统的戏剧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老戏迷,更谈不上吸引新戏迷。

回顾魏长生二次进京所带来的地方戏曲的繁荣,可以看出传统戏曲的创新之处在于多声部与戏曲的频繁交流与融合,而不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如今,地方戏的命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官方行为。命名没有错,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使得每个地方只能发展自己的地方戏,非地方戏在当地几乎无法强势发展。从中国戏曲的进化史来看,这是人为的。戏曲是一门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的艺术,必须不断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不同种类的剧种交流竞争。乾隆时期,花部可与雅部抗衡。为什么今天我们的地方戏没有竞争力?当地人一定喜欢地方戏?答案是否定的。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梳理传统剧种的流传与演变,以及产生新剧种的地理、人文、语言、社会等因素,对于今天推动各地方剧种的融合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多声部川剧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例子。多声腔实际上是当时流传的几种声腔的混合。秦腔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的名词,不仅指今天的xi安秦腔,也指历史上流行于陕西、甘肃等地的地方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川剧檀戏的产生与秦腔进入四川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以川剧《檀溪》的产生与秦腔的进入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希望从一个小的角度揭示戏曲传播演变过程中新剧种与旧剧种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个课题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文篇幅有限,只在一个小问题上抛砖引玉。

二、川剧与秦剧的关系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甚至一度位居全国前列。所以有“杨一儿”“益州楚,天下满”等说法,但也造就了川中自古以来的混乱局面。所以有“蜀前天下不乱,天下未定”之说。由于战乱频繁,四川人口极不稳定,尤其是明末清初。后来,为了恢复四川的经济和农业生产,康熙帝以政令推动“湖广填川”。众多的移民迁徙,使四川成为移民的聚集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各种风俗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发展,造就了四川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川剧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

川剧在昆曲、益阳戏、皮黄戏、梆子腔的影响下,结合当地的民歌和习俗,运用当地的方言,形成了多腔体系。

川剧四大流派中,檀溪戏主要分布在以嘉陵江南充为中心的川北,包括曲江、涪江地区的西充、三台、遂宁、渠县、大仙、蓬溪、阆中。这些地区毗邻秦地,陕西移民较多。

檀戏的前身是秦腔。秦腔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起源于陕西地区的陕西梆子,一个是由陇东演变为西秦腔的秦腔。关于秦腔的发源地,至今尚无定论。

晋商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足迹遍布全国。至今全国仍保留着大量的山陕会馆和西秦会馆。俗话说“商道就是玩道”没错。刘文凤的专著《论陕商与梆子戏》已经详细验证了商人对戏曲的促进作用,这里就不赘述了。明清时期,在商人经济的大力支持下,秦腔迅速发展到全国,尤其是邻近的四川。自贡的西秦会馆至今依然屹立。明末清初,川北城乡都有班社演出,演出数量极高。所谓“一年看千余戏”(成都支竹词)。《吴县志》记载,顺康年间,赵老、中江一带已有完整的戏曲表演。又丑又丑,有剑,有戟,有剑。当地人说这是秦腔,也有可能。由于古称“孟佳关”,是秦入蜀的关隘,此时陕西班来川演出秦腔已是常事。

可见当时秦腔在四川演出是非常普遍的。秦腔在川北长期演出过程中,与川北语言相结合,并在当地民间戏曲和民间音乐的影响下逐渐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四川色彩。

将檀溪与秦腔比较,相似的特点有:歌词以十句或七句为基础,有[缓板]、[流板]、[散板]、[叠板]等。板道分甜平(皮)和苦平(皮),类似于秦腔的喜声和苦声。伴奏乐器主要是梆子和胡琴,所以该剧也被称为川梆子和胡琴。老艺术家在传承技艺时,常常告诫徒弟:“唱的好,弹的好,才有‘陕西味’。”特别是八件衣服这出戏还是沿用了秦腔的老例,而断桥的表演又分为胡琴和陕西断桥。

既然两者有那么多相似之处,那么秦腔是如何进入四川并在当地被异化,从而形成了评剧的呢?从各方信息和实地调查来看,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农民起义军把秦腔带入四川。

明末天灾人祸不断,明朝内忧外患,最终在李自成入京后覆灭。明朝末年,起义军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李自成和张这两位明末起义军领袖都是陕西人,而且都来自陕北。阿清卢次云在《袁媛传》中说:“李自成进京,召陈圆圆唱歌,自不惯听,命群姬唱‘西调’(作者:西调,即西调,有论者认为是西秦调的简称),操阮筝、琥珀,拍手与他们讲和,复音激楚,使其耳痛……”也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位起义领袖张在战争期间经常“唱戏喝酒”,有时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起义军多来自陕西、四川、湖北、山西的农民,这四地产生了清初中国地方戏的几个大腔体系。李自成、张三次入川,把秦腔带到了四川,为弹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使得秦腔广为流传,而后盛行于清代。据清代沈《蜀南略》记载,顺治十六年,高承恩与在嘉定(今乐山)相会时,张“以女乐饮酒奏传奇”。

第四,移民将秦腔带入四川。

陕西作为四川移民大省之一,早就有陕西移民通过古蜀道到达汉中,再从汉中经陆路或水路进入四川。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鼓励,陕西移民到四川的人数大大增加。

乾隆年间《绵州志》(卷五)说“蜀近西秦,但土生土长,居吴、粤者约一两,楚者三,秦者五,故秦风俗甚多。”可以看到,湖南、湖北、陕西移民最多,其次是江西、广东、福建,其次是河南、山西、云南、贵州。颜汝瑶在嘉庆年间由文编著的《三省边地考》一书中有过生动的描述。背井离乡的人,从北边的Xi安、凤翔,东边的商州、云阳,西南的重庆、奎富、宜昌,扶老携幼,络绎不绝。

大量移民进入四川,其中大部分来自西府和陕南。而西府是西秦腔的发源地和源头,孕育了陇东调、吹腔、西秦腔,并流传到各地,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影响很大。陕南孕育了黄儿戏曲。当这两个地方的移民进入四川后,势必会把他们的日常娱乐形式——秦腔带入四川,并逐渐在四川定居和演变,成为檀溪的雏形。

5.陕西商人的贸易将秦腔带入了四川。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商人逐渐形成商帮,通过地方交往积累财富,成为当时著名的“明清十大商帮”。十大商帮分别是晋商、徽商、陕西商人、福建商人、广东商人、江油商人、洞庭商人、江苏商人、宁波商人、龙游浙商、山东商辂商人等。其中,陕西商人表现突出。在明政府“中国开盐”、“茶马互市”等特殊经济政策下,陕西商人通过古蜀道进入四川,在四川经商,鼎盛时期成为著名商帮。据有关文献记载,陕西商人在北京、南京等省建立了近400个会馆。随着进入四川的陕西移民和商人越来越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联系乡党,纷纷成立会馆。这些会馆建筑为陕西移民和商人提供了表达乡情、祭祀神灵和处理劳资纠纷的场所。因为这些厅堂都是陕西人修建的,所以在建筑形式、结构、空间上都表现出了陕西地区建筑的特点。这些会馆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秦腔在四川的传播和演变,也促进了评剧的产生。

在盐业发达的自贡,不仅盐业历史悠久,而且随着盐业的发展而兴建的西秦会馆、桓侯宫、王叶庙、南华宫等都是重要的表演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戏曲文化艺术的繁荣。在成都,由33个秦商共同建造的陕西会馆,说明了商人在秦腔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第六,秦腔艺人进四川,把秦腔带进四川。

在秦腔和檀溪戏的发展史上,没有什么比魏长生更值得一提了。尽管对魏长生唱的歌剧有不同的看法,但有几件事是肯定的。他先后在两地学习,创作了一种新的“秦腔”,这种秦腔起源于西方的秦腔,即陇东腔,并结合了梆子腔的一些特点。他会唱各种各样的曲子,比如梆子、黄儿和吹腔。几次进京,用新的琴腔征服了北京的观众。红极一时,掀起了花与雅之争,极大地促进了地方戏的兴起和繁荣。

魏长生回川的经历值得我们关注。他去了全国很多地方,带回了很多口音,其中主体是秦腔(不一定是有板腔的秦腔),他师从弟子,建了老狼庙,后来成为三清社的地址。

此外,乾隆年间,另一个戏班在四川附近的藏区演出,后逃亡。这个戏班后来没有回陕西。幸运的是,这位住在四川城乡的不朽演员靠倒班谋生。四川梨园流传的行话“老山因为饿了才唱高音调”,就是怕这个。

此后,秦腔和黄儿并没有在四川消失,而是不断交流融合。1957期间,旅居汉中的“刁寒黄儿”和“刁寒Xi”两位老艺术家汇聚四川温江特区,成立了“四川温江剧团”。几经波折,后来划归广汉剧团,是唯一一个仍有南路秦腔的川剧剧团。黄儿和秦腔传入四川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地人对汉曲和黄儿的欣赏由来已久。

七。结论

四川与陕西接壤,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有论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川陕梆子曾出现在川陕交界处,与鄯善梆子一起独立发展。虽然这个论点没有太多的文献依据,但是西路戏的历史相当悠久。西路戏出现后,理所当然地向周边地区变化,一路南下到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等地。

在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播和演变过程中,原有的声腔与地方语言习俗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声腔,为中国地方戏曲的生长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时至今日,地方戏已有数百种,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它们都可以归为几个声腔系统,所以对最初几个声腔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整个戏曲研究打开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从一个声腔的演变入手,研究几个声腔系统,进而理清整部歌剧的流传和演变过程。长期以来,依靠文学和声乐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打破研究中的行政区划,按照戏曲规律重绘戏曲版图,对戏曲几百年的演变有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