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焦头烂额的夏天还能赚钱吗?
但是,其实乐队在唱《生命因你而火热》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音乐夏天忽高忽低,槽点爆满,人崩。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一首歌唱度很高的金曲。
除了5个人的人气已经超过节目组,到目前为止,其他乐队接到的广告基本都是围绕乐夏赞助商如酸奶、宝马、自由、壳牌、JD.COM等
从已经播到四强的数据和口碑来看,Lexia基本是焦头烂额,恐怕很难有哪个乐队像新裤子一样走上综艺乐队的道路。
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01
勒夏后的新裤子
8月19,10,乐夏第一季落幕,新裤子果然拿下了hot5第一名。狠毒幽默的彭艳彭宇深入人心。彭蕾说他再也不参加综艺节目了。
但之后,他们等待的却是一场极其疲惫却又“好赚钱”的演出之旅,从全国各地的音乐节,到乐夏各个赞助商的专场演出,到公司年会,到慈善跨年,到七霸说,湖南卫视跨年,歌手,还有乘风破浪的姐姐...
微博曾经说过,要远离独立音乐的禁区。城乡结合部湖南卫视的彭蕾今年频繁出入长沙,仿佛在这里安家落户。
他们也第一次收到了无数的广告,比如keep、宜家、雀巢咖啡、雪碧、宝马、浦发银行信用卡...第一次按照广告剧本演戏的三个人,在镜头前总是很害羞,甚至贡献了很多失败而尴尬的表情管理。
来自JD。COM版的“生命因你而火热”,雪碧的“永不止渴”,乐宝啤酒的远航到宜家的“别问我为什么长大”,万科的“就是不妥协”
在《乐夏》结束后的一年里,新裤子创作了大量的商业广告歌曲,而真正属于他们的歌曲只有《哪里有空地,哪里就有人跳舞》,这首歌是彭蕾在疫情期间无法外出时创作的。
没有新歌的新裤子,在舞台上唱了很多遍观众喜欢的老歌,因为台下的大部分粉丝除了副歌《人生因你而火热》《没有理想的人不难过》《艾瑞巴提》之外,没听过他们其他的歌。
在Lexia之外的综艺节目上,从改歌词到各种改编来配合综艺节目的调性,往往呈现出尴尬的舞台效果。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这种尴尬几乎到了极致:差点被改成拉拉队歌的龙虎;大家一起开麦,“为理想奋斗的人,只是为了爱”“不难过”;还有一首乐器的《别问我什么迪斯科+散步的特拉斯基》。
我们在庆幸新裤子终于站在主流大众面前赚到钱的同时,也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与《乐夏》中叛逆恶毒的乐队渐行渐远,彭蕾终于坦言,现在他终于明白,做音乐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小综艺艺人。
每次讨论类似的话题,总会受到一些轻蔑的谩骂。内容大概就是乐队也要赚钱养家。其实我从来不反对乐队赚钱,但是乐队赚的钱其实最终还是粉丝买单,他们的作品应该经得起粉丝的买单。
作为音乐迷,你要有擦亮眼睛,为好音乐买单的能力。如果你把钱花在好音乐上,市场会更健康。乐夏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独立音乐人和乐迷的平等关系,创造出了各种各样明星的摇滚音乐。
02
那些没去乐夏的乐队呢?
《Lexia》半决赛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李继安推开门,镜头在大浪之前溜进卧室的瞬间。
那些曾经出现在镜头里的乐器和电脑,并不是在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里。它们被放在李继安的卧室里,而他自己的床,又窄又窄,被放在房间的角落里,占了不到房间的三分之一。
李继安说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年了。镜头前,他坐在自己的床上,就像是自己小世界的国王,没有一点拘束。他的理想世界是在这里静静地做自己的音乐。
似乎很难想象大波浪在舞台上的时髦歌曲和精彩改编都是在这么一个小房间里完成的,但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那个小房间完全就是他的世界。
其实比起那些买飞机游轮的笑话,或许Lexia最大的作用就是帮有才华的音乐人换个稍微大点的房子。他们最可爱的地方是,即使住着五平米的房子,喝着速溶咖啡,也唱着快乐的歌,在舞台上从来不说一个“惨”字。
从这个意义上说,乐夏的造星方式确实给大众带来了一些不错的独立音乐作品,也给了这些音乐人更体面的生活。但问题是,那些没有参加Lexia的乐队呢?
Lexia赢得了一批乐队的人气,但也以是否参加综艺节目为标准,将参与的乐队划分到了更多的市场。从每一个乐迷亲身经历的不断上涨的门票价格中,很难找到一个以乐夏乐队为主的音乐节阵容在近两年遍地开花。
音乐之夏让一些乐队过得很好,但也无形中占据了那些不享受音乐之夏的乐队的生存空间。独立音乐市场的蛋糕没做大之前,先消耗了太多养分。长此以往,当综艺节目和一个主导品牌控制了市场,新的职业乐队的自由空间会越来越小。
03
Lexia不应该是独立音乐的唯一出口。
从野孩子到国语,《乐夏》第二季的乐队年龄跨度非常大,几乎涵盖了中国20多年不同年代的乐队。在这个节目中,很多老乐队都表达了对新乐队的羡慕:
我接受过非常好的、系统的音乐专业训练,也有钱买高质量的设备,还有比较完善的livehouse……全国各地都有...
还有一点就是有一个快乐的夏天。《乐夏》第一次让很多独立音乐人意识到,一个综艺节目真的可以在一两个月内积累起他们十年二十年创作和巡演都达不到的人气和粉丝。
但事实上,这种操作模式在更商业化的流行歌曲行业早已普及,综艺节目也早已成为流行歌手和唱片公司播放歌曲的常用方式。从本质上来说,综艺节目其实是整个音乐行业商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一味追求综艺节目而放弃其商业属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注意这张图。彭蕾的原话是:每个乐队来这里其实都有一个简单的目的。心虚的节目组在做字幕的时候丢了“目的”二字。)
但是,当同样的模式运用到追求个性实验和真实情感表达的独立音乐上,商业制作出来的精致、娱乐甚至虚假的工业化生产套路,必然与独立音乐的精神内核相冲突。
如果说《乐夏》第一季的一切还在摸索中,还没有被很多有商业目的的人盯住,这种冲突的表现并不明显,那么第二季的很多槽点其实就是突然进入商业链条后的不适应所带来的。
这个问题不是乐队在镜头前给观众上课就能解决的,节目组自以为聪明。它实际需要的是节目组在幕后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平衡节目的商业价值和内容制作,而不是像舆论倾向于接受简单的答案那样描述大家的疑惑。
(这种看似很有道理的说法出自旁观者之口很正常,但作为咪咕创始人和节目组高层,如果徐自己都分不清那些肯定是对是错,那还有谁能把这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讲清楚呢?)
其实作为国内第一个以乐队为主题的综艺节目,乐夏有很多不足是很正常的,因为目前整个以此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并不成熟。对比《我们一起乐队》和《我们的乐队》可以看出种种问题,这两个节目在《乐夏》播出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毕竟Lexia至少能让你看下去。
Lexia不应该是独立音乐的唯一出口。这句话并不是针对乐夏,而是只有当独立音乐走出来的渠道完善,让乐队在综艺之外有更多的出口展示自己,获得更多的推荐和资源,独立音乐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虽然《Lexia》做得很差,但它提醒了大家,也促使更多人去思考如何做独立音乐题材的综艺节目,如何平衡商业和内容的质量。除了综艺节目,乐队还有其他可能吗?那些当红的综艺乐队还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赚钱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复杂。它们不仅关系到音乐市场,也关系到一代人的音乐审美。也许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人会回答,但我还是很期待。它的未来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