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与药膳的起源
中国药膳历史悠久。关于“神农尝百草”的古老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早在远古时代就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作用,所以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大家族,其中“食医”通过准备膳食为皇帝的健康保健服务。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几个药膳方子。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记载了许多既是药食同源的品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苡仁等。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蛋黄汤、猪皮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食疗学》和《老年食疗学》两门专题课程,其中有丰富的药膳食谱。据史料记载,到隋唐时期,我国已有60多种食疗专著,但很多都失传了。唐代孟鹗的《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至宋代,王怀印等人主编的《太平盛辉方》论述了多种疾病的药膳疗法;陈至的《养老保父母》是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年学专著,其中药膳处方约占70%。书中强调:“凡老年人之病,宜先食之,后药之。”元代御医胡思慧所著《饮酒饮食》一书,载有丰富的药膳偏方和食疗药物,包括孕妇、乳母的饮食禁忌和饮酒。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集了许多药用配方,包括几十种药粥和药酒。明代郜琏的专著《尊生八记》中也载有许多保健药膳。清代药膳专著各具特色。例如,王世雄的《趣味饮食谱》介绍了300多种药膳,张穆的《调理疾病的饮食辩》涉及的药膳较多,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了各种药膳的烹饪原理和方法,曹廷栋的《老恒话》(又称《养生随笔》)列举了100种老年人药膳粥。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药膳的品种越来越多,如药膳罐头、药膳糖等。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制成的具有治疗作用的食品饮料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既有适合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膳,也有适合运动员、演员、矿工的保健饮品,还有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或老人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或药膳。
中国的药膳开始走向世界,许多罐装药膳、中药保健饮料、药酒已经销往国际市场。一些国家开设了药膳餐厅。世界上一些学者和商界人士非常关注中国药膳这一特殊食品,希望在这一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中国药膳将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