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秋季正确冷冻是第一步。
“春捂秋冻”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你知道什么是“秋冻”吗,怎样才能健康?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体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体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一致或同步时,人体就会保持健康状态。这个规律一旦被打破,就意味着人体健康的平衡将被破坏,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形成各种疾病。秋季如何用中药调理身体?
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难沾”,秋冻就好过冬。“春捂秋冻”是中医提倡的养生方法。“秋冻”是指秋季气温略凉,不要过早加太多衣服。适当的冷冻可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从而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当然,“秋冻”要有个“度”,不能盲目。如何合理、正确、健康地“秋冻”,大有学问。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南方的秋凉来得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即使入冬后也不太冷,不必过早或过快添衣,适当延长“秋冻”时间。北方秋凉来得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着凉。
“秋冻”的本质是一种抗寒运动,但不代表你就该受凉。一般来说,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时,可以适当“秋冻”。外出时最好穿不出汗、略感凉爽的衣服,这样可以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从而有效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进入深秋,临近初冬,不建议“秋冻”。
秋季,尤其是深秋,气温、风速、气压变化大,不利于一些疾病的控制。对于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老寒腿患者等,“秋冻”要适度。
此外,老人、小孩、体弱者也不宜“秋冻”。这部分人群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因着凉引发感冒等疾病。
秋冻虽然好,但人体的某些部位是冻不住的。第一,脚上穴位多。一旦受凉,就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这就是“脚冷会全身冷”的原理。两个肚脐,肚脐不能着凉,否则很容易腹痛、腹泻,甚至导致慢性疾病。三、颈部,有风池、风府、大椎等穴位的地方,不能着凉。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四肢不温不火的人,或者易受寒的人,尤其要警惕。第四是内脏。从保护胃的角度来说,爱吃水果和冷饮的人要注意适量,否则已经处于虚寒状态的脾胃就惨了。
中医认为五行、五色、五音、五脏、五味、情志相互对应,相互影响(详见下表),所以在用中医调理的时候,要按照这个原则来调整饮食和情绪。
饮食调理。秋季饮食应以“养阴润燥,阳燥护阴”为原则。出现皮肤口干、咳嗽、脱发等“秋燥”现象时。,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选择滋阴润肺的药物或药膳进行调理。中医认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可以多吃黄色和黑色的食物。黄色食物主要指大豆,包括豆类和豆制品,以及黄色的水果、蔬菜和鸡蛋。豆芽、金针菇、橘子、南瓜都是不错的选择。黑色食物是指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香菇、乌鸡、乌鱼、黑米、黑豆等。建议少吃苦瓜、西瓜等寒凉易伤脾气的食物;少吃肥肉、糯米等厚腻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物;还有面条、饼干、饺子等面食,以及辛辣的食物。
建议的药膳
(1)芡实茯苓粥:芡实15g,茯苓10g,大米适量。将前两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软烂,再加入适量大米,继续煮至粥烂,分次服用。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2)莲子芡实粥:莲子15g,芡实15g,粳米100g,补骨脂5g,水煮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
(3)山药薏米粥:山药50克,薏米15克,粳米100克,煮成粥。能益气健脾和胃。
(4)八宝粥: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煮熟后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
(5)人参大枣粥:党参15g,大枣10枚,粳米100g,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
(6)薏米赤小豆粥:薏米15g,赤小豆15g,粳米100g,水煮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
(7)莲子猪肚汤:莲子30克,猪肚1,煮成汤吃。能暖胃健脾,益气补虚。
保证充足的睡眠。入秋后,很多人会出现“秋乏”,身体虚弱,嗜睡,连续打哈欠,精神不佳。对此,我们需要调整作息时间,从夏天的晚睡早起改为早睡早起。建议晚上入睡时间为22点,早起时间为6点;午睡时间从11到14,半小时为宜。
加强锻炼。秋天是锻炼身体的最佳季节,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调节和改善心理状态,使人心旷神怡。散步,慢跑,八段锦,简单拉伸,地方运动都适合。登山作为古人秋季的“主要运动”之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心理咨询。养生第一养心,中医认为思维伤脾。秋天容易“悲秋”,重要的是少想,保持快乐。因为五音调理五脏,所以可以听听《月儿高》、《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琴打坐》等宫调、羽调音乐,有助于安神助眠、健脾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