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有问题。百度知道:瘦是亚健康的治愈,肥胖是要保持的好状态!尝试用中医理论描述【瘦】。
脂肪,气血。
人体需要气血平衡,才会精力充沛,不会被百病侵袭。健康最重要的是看气血是否平衡。
那么,气是什么?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体之气包括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其实愤怒很简单,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液是这种力量的源泉。它们共同促进体内能量的转化和代谢。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帅”的说法。没有气血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在气无血的基础上,气就成了体内的邪火。气虚,人会疲倦、气短、懒惰、食欲不振、头晕、面色苍白;血虚则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气血平衡的人,体内的气是充分运动的。吃了以后,该吸收的营养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没了,所以他的身体不会胖也不会瘦。一个气虚的人,体内的气锻炼不够。吃了以后,该吸收的营养不吸收,该排泄的营养不排泄,该气化的物质不气化。结果这些气化的物质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什么是胖?脂肪是体内没有被汽化的垃圾。
肝脏上没有被汽化的垃圾叫脂肪肝。
在血管里没有被汽化的垃圾叫高脂血症。
肚子上没有被汽化的垃圾叫小肚子。
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的真正原因,而肥胖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气有四虚。
胖子气虚,是为什么?
原因有四: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
气虚,也就是说这个人体内的气不足,气化功能弱,无法气化体内的脂肪。古人给这种脂肪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胖子”。
阳虚是指阳气虚弱,导致气的功能减弱。古人把这种胖子称为“胖子”。
痰湿是指人体内的气不是虚的,而是因为体内有痰湿,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阻碍了体内气的运行,造成体内气虚。古人把这种胖人叫做“糊人”,《说文解字》说:“凝者谓之脂,放者谓之膏”,意思是凝结在一起的脂肪叫脂,软的脂肪叫膏,糊人的脂肪是松的。
湿热是指体内湿热相合,阻碍了气在体内的运行,从而造成气虚。古人把这样的人称为“肉人”。《灵舒威·气机失调》中说:“多肉者有大容。”这种胖子比较圆,一看身上全是肉。
人有四胖。
大致如下——胆小肥胖气虚;怕冷的胖子,阳虚;眼皮肿的胖子有痰湿;易怒易怒的胖人有湿热。
气虚胆小的胖子
看一个胖子是否气虚,首先要看他的胆子。一般来说,胆小的胖子是气虚的。
气是人体的力量。没有它,人就会变得心虚胆怯,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无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话的时候,他们总是畏首畏尾。
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特别注意他的舌头。气虚的胖子,舌体胖,舌红,边缘有齿痕。
舌头两侧有明显的齿痕。齿痕舌多为舌体肥大,齿缘压迫所致。舌体胖的原因是水分太多,使舌体变大。为什么水太多了?这是因为气虚,气化功能弱,水不能代谢气化。所以,如果一个胖子的舌头上有齿痕,那么这个胖子十有八九属于气虚型。
最后,判断他是不是气虚的胖子,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的胖子,都是气短,懒,容易疲劳,经常头晕,健忘。
“气帅为血”,气虚,促进血液循环的力量弱,血液循环慢,人就会气短,懒于说话,容易疲劳。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充分到达面部,这样的人总是白白胖胖的。古人云:“人胖则白,多属气虚。”
治疗:党参性味甘,补中焦,健脾补肺,用于气虚乏力,气短气短。多吃小米、五花肉、胡萝卜、蘑菇,因为这些都是补气的食物。
怕冷的胖子,阳虚。
有一种胖子特别怕冷,大热天还得穿秋衣秋裤。这些胖子大多是阳虚。
其次,要看一个胖子有没有阳虚,还要看排便。阳虚胖人大便稀,小便长。
另外,有些阳虚的胖人会阳痿。
治疗:张仲景名方——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又称八味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八味药材组成。如果去掉后两种药材,就成了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们叫它桂附地黄丸。其功能为温补肾阳,化气利水。大家一定知道加湿器是怎么加湿的!水放在容器里,一般是出不去的。如果使用电加热,水蒸气会像雾一样蒸发。这两种草药,乌头和肉桂,相当于给加湿器接通了电流,可以加热蒸发冰冷的肾水。附子辛热,肉桂辛温。它们一进入人体,就能产生热能,将冰冷的肾水加热,变成肾气。这样,人的全身就会逐渐暖和起来。
经常按摩背部督脉的长强、命门、百会三个穴位。督脉充满阳气,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使阳气增长。
眼皮肿的胖子,痰湿。
有一种胖子,气盛,但由于体内有痰,阻碍了气的升降,所以气逐渐衰弱,人也就逐渐发胖。
如何判断一个胖子体内是否有痰湿?
首先要看他眼睛有没有肿。体内有痰的胖子,额头油光发亮,眼睛下面挂着两个又大又肿的水泡。“脾为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体内痰湿积聚,脾的运化失调,脾气就不升,人的眼皮就会肿。
看一个胖子身上有没有痰,还要看腰腹部。气虚型的胖子虽然叫“胖子”,但属于“同质性肥胖”,胖肚不大,身材匀称。阳虚的胖子虽然叫“胖子”,但是从上到下都是胖的。有一种脂肪,它们的肚子很大,脂肪集中在腹部,被人们称为“游泳圈”。如果一个胖子戴了游泳圈,腰腹肥胖下垂,那么多半是体内有痰。
看一个胖子有没有痰湿,还要看他是不是经常胸闷痰多。“肺是痰的贮藏器”。如果一个人体内有痰湿,肺失去了功能,人就会感到胸闷,痰多。历史上的司马昭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国后期,司马昭独揽大权,生活日益奢华。他每天吃很多鱼和肉,体内有痰,经常感到胸闷。结果就在他准备登基的时候,突然中风去世了。
解决办法:吃冬瓜、红豆、荷叶和山楂,枇杷叶也不错。这些食物可以祛湿、宣肺、利尿、健脾。长期食用,体内痰液会融化,气血通畅。同时要坚持长期有氧运动,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时,5公里。
三分调整,七分支撑;医生三分,自己七分。
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有一种胖子,古人称之为“肉人”,我们称之为矮胖肥胖,是虚胖的反义词。他们没有耐心,容易生气。其实这种胖子不是天生急躁易怒,而是因为体内有湿热。
湿是体内的死水。当死水与痰结合,就成了痰湿;死水与热结合,就成了湿热。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湿热型胖子?
首先,你可以观察你的脸。如果身体太热太潮湿,脸上就会出现油渍。乍一看,你的脸就像一张油光纸,油油亮亮的。用手摸,感觉有一层油。另外,脸上经常会长一些痘痘和粉刺。很多痘痘的情况都是因为体内湿热郁结,排不出来,最后刺激到脸上。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痘痘。
看一个胖子有没有湿热,还要看他的饭量。湿热型的人胃口很大,能吃得好,但能吃不代表脾胃功能正常。反而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体内湿热会影响胃,中医称之为“胃热阻湿”。胃受热后,功能会亢奋。这时人的食欲会大大增加,随时会感到饥饿。但如果胃过饱,必然会增加脾运化的负担。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脏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水湿内滞”。所以中医也把这类肥胖者称为“胃热阻湿型肥胖”。
区分湿热型脂肪,还要看舌苔。湿热胖子的舌红腻苔黄。体内热量越多,舌苔越黄,就像做饭的时候,米饭烧焦了,变成了棕色的锅巴。不关火,锅巴就烧黑了。所以舌苔颜色越深,说明你体内湿热越严重。
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大小便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湿热。大便太干或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体内热量重于湿度,大便就会干燥;湿重于热时,大便粘稠,小便短赤。湿热体质的人怕湿怕热,很难适应潮湿的环境或高温,尤其是夏末秋初潮湿闷热的气候。
看胖子体内有没有湿热,还要看他的眼睛,眼睛里有湿热,烧血络。这时人的眼睛里会有红红的血丝,不痛不痒。西医说这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其实这是体内湿热的表现。
一般来说,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是湿热之象。脸上有油脂,长痘,舌苔黄腻,脾气暴躁,眼睛发红,大便过干或过湿,都是湿热型胖子的表现。
解决办法:开一些龙胆草、石膏、泽泻之类的药,吃一些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之类的食物,千万不要吃辣椒、狗肉、牛羊肉之类的辛辣干品。
还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日常调理,就是每天按摩手肘的曲池穴: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次1 ~ 3分钟,每天按摩1 ~ 2次。这样做可以起到祛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
不同原因引起的气虚有不同的调理方法;不同的胖人有不同的养生方式,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