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区经济调查

民国时期,手工业由县建设局和工会管理。建国后,1950由工商分局管理,1956由工业分局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管理;1961由县公社工业局管理;1967任县革委会生产队负责人;1980归县工信局管。65438+3月0982由区计划经济组管理;65438+5月0984由区经委管理;1986年3月,撤销经委,成立区计划经委,工业企业划归区计划经委管理;1987年2月,区计划经委单独成立,工业企业归区经委管理;65438+1995年5月由区计划经济局管理。

建国前国内工业以手工业生产为主,主要有木工、榨油、石工、冶铁、皮革、竹编、油漆、纺织、砖瓦、刺绣等行业,多分布在农村。镇上只有几个车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对手工业实行低税和免税,并在供销方面提供便利措施,使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5年,全国共有小型工业和手工业53个,从业人员262人,固定资产153万元,以个体户为主。1956成立了砖瓦厂、木材厂等公私合营企业。此后建立了杨凌机械厂,扩建了砖瓦厂、木材厂等企业。

从1959到1960,共有34个生产工厂和17个服务单位。主要企业有农机修配厂、砖瓦厂、农产品综合加工厂、服装制鞋缝纫、洗染联合厂、扎花、磨粉、磨粉房、豆腐房、榨油、养蜂、打麻绳、编草鞋等工副业生产项目。根据1959的统计,工副业总产值为22.8万元,占全部社会人员农业总产值的8%。

1962年,实行国务院“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只保留了农具修理厂、衣服鞋洗染厂和席草厂,其他工厂逐步取消。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内产业逐渐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66新建面粉厂、棉毛厂,1975新建印刷厂、磷肥厂、汽车电器修理厂。到1976,杨凌公社有19家企业,2800多名职工,上缴税金25.7万元。五泉公社现有企业6家,职工220人,年产值26万元。县办杨凌机械厂、杨凌机砖厂、杨凌木材厂等4家国有集体企业* * *职工568人,固定资产741万元,总产值654380+0.84万元。

198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370.26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28.26万元,社会组织办企业42万元。主要生产厂家有机械厂、木材厂、机砖厂、尼龙衬衫厂、综合厂、服装厂、水泥制品厂、副食品厂、酱料加工厂等。主要产品有有机砖、机瓦、木制家具、拖拉机零件、手泵、尼龙衬衫、背包、自行车座套、粗铝制品、酱油醋、糕点饼干等。

198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988.9万元,是1984年初期的2.53倍,利税40.6万元。有固定资产604.7万元。

从1985到1987,行业发展迅速。全区先后建立了合金材料厂、宏乐饮料厂、工艺美术厂、饲料厂、五泉电石厂、燃料公司蜂窝煤厂。到1990,工业总产值3268万元,其中,全民工业总产值668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2600万元,是1984的8.3倍。此后,经过多次改革、调整、优化和组合,全区工业企业由1995增至52家。其中,省及下属部门24个,区7个,乡镇21个,从业人员4000多人。工业总产值为654.38+02958万元,是654.38+0984的33.1倍。然而,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区域性企业亏损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工业企业的登记形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大批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应运而生,效益良好。一些老企业进行了改制重组,但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有的企业甚至被市场淘汰。截止1998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366家,总产值65438+7900万元,从业人员4615人。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27家,总资产654.38+0.81亿元,总产值654.38+0.25亿元,销售产值654.38+0.23亿元,产销率98.4%,上缴税金426.6万元;亏损企业20家,亏损6151万元。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39家,总产值53801万元,上缴税金372.6万元。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79亿元,是2006年的2.9倍,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32亿元和6543.8+0.29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0倍和2.9倍,年均增长25.5%和24.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5999元和9110元,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2.4倍,年均增长17.1%和18.7%。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2008、2010、2011连续三年获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等奖”。在舜帝时代,农业官员后稷第一个抛弃了原始农业的自然生产方式,开创了古代农业的先河。春秋时期,农耕和桑业已经兴盛起来。秦汉时期,金属工具应用于农业,传统农业开始发展。从出土的汉代文物-《田史》铜印可以看出,汉代有主管农业的官员。从汉代到唐代,历时400余年,果业和畜牧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以“屈原里”为代表的农具应用于农业,中国乃至整个关中的传统农业体系逐渐完善。五代以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水旱灾害严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特别是民国时期,战争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1949解放后,全国粮食种植面积7.92万亩,总产量10445吨,亩产131.88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300亩,总产量31吨,亩产23.84公斤。油料种植面积400亩,总产量15吨,亩产37.5公斤。各种经济作物只有2100亩,占耕地面积不到3%;85%的土地没有水利设施,没有农田林网。家畜只有2300头,生猪1.300头。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技术落后。

截至1998年底,全区已建成干渠5条,总长43.8公里,支渠292条,总长92.6公里。现有泵站24座,灌溉面积23000亩,水塘7座,总库容71000立方米。机井265口,有输水明渠491公里,地下管道72.7公里,喷灌341.7亩,水利设施61.8万亩。良种小麦基地占地3.2万亩,年产量960万公斤。有2个农业综合实验示范点,开展农林牧实验示范工作。建成苗圃25个,面积1.050亩,“四面”(路边、渠边、地面、村边)植树32万株,种植各类果树9000亩,农田防护林网基本形成。拥有拖拉机、收割机1186台,农业机械总动力47832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59.8千瓦。发展农业企业78家,年交易额10.5万元。1998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2.14000亩,总产量40750吨,亩产335.7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9倍和1.5倍。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1492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654.38+0.7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6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5.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1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7元。民国以前,社会科和志愿科都是县政府负责的。民国时期,保学和国学归县教育部门管理。建国初期,教育工作由区公所文教助理员负责。从60年代开始,由公社(乡)教育组组长代替。1982年8月,杨凌区筹备办文教卫生组成立。3月,1984,杨凌区文教局成立。1995年4月更名为教育文化体育局,主管全区教育、文化、体育、文物工作。1997年示范区建立时,这里有10个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五所研究所和三所中专。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隶属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的杨凌10科研教学单位实质性合并,组建西北A&F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科教人员推广,示范基地辐射,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不仅在本地区开花结果,而且对附近农村、全省乃至全国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据统计,自示范区建立以来,已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00多项。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杨凌区采取有效措施,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入股、科技企业注册、科技成果评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2005年,区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和管理全区重大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以区教育文体局行政为主体,区电化教育中心负责项目审批、技术服务和教师技能培训,区教研室负责指导教师和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组织和指导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区教育督导室负责督导评估、教育行政、电化教育、教研、学校。是一环扣一环的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009年,积极争取省厅、电教厅、示范区项目资金,分别为张家港小学、姚安中学争取两个计算机教室,项目投资30万元;投入5万元为两所学校购买了25万本电子书;全年新建电子阅览室2个,教师备课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为远程教育模式增加118套设备。

2010以项目中标和学校自筹的形式投入654.38+0.3万元,为五泉中心小学、大寨中心小学、李泰中心小学、杨村中心小学等学校建设了6个计算机教室,新建和改造了9个多媒体教室。全区中小学计算机数量达到1720。民国25年(1936),西北农林科技学院设医疗所,医生药师1人,护士2人。因为设备差,一些常见病很难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后先后成立了杨凌医院和李泰、大寨、南阳、五泉村联合诊所。1962至1975,在4个村联合诊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五泉、杨凌公社卫生院。1987,公社卫生院改建为地段医院。截至1998年底,全区共有1所地市级综合医院、2所区级医院和12所单位医院和诊所。员工总数为351。其中中高级职称87人,初级职称119人。农村集体诊所74个,城乡个体诊所52个。两所医院分别通过了“二级”和“一级”评估验收。外科已经从治疗一般外伤发展到治疗脑部和很多疑难病症。

民国18 (1929)以前,医疗、防疫、预防接种、戒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市容卫生、药品配送、个体行医等都由县派出所负责;22年(1933),由县民政部门管理;民国二十八年(1939),根据行政院颁布的《各级卫生组织大纲》,卫生工作改为县医院管理。民国35年(1946),归还民政部门管理。建国后由县文教局管理。1984年3月,区卫生局成立,主管全区卫生行政工作。1987成立区免费医疗办公室,与卫生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1996 9月成立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职工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机构分开,业务独立。

2009年,新一轮“医改”实施。杨凌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了区、镇(办)、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到2012年底,实现全区领先的公立医院,每个镇有标准卫生院,村有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极大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1年8月,药品“三统一”在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有效缓解了所辖87个行政村12.5万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据统计,杨凌区2013年有128382人参加了新农合。截至2013年7月底,全区门诊治疗172779人次,报销医疗费用504.89万元。住院9406人,医药费报销21364500元;门诊慢性病报销288人次,报销医药费175200元。全区有高级中学1所,乡办初级中学5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9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4000余人。在全省率先通过“两基”达标验收,教育普及率100%,识字率98.2%。职工俱乐部、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体机构和活动设施齐全。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当地有《农业科技报》等两份报纸,在全国发行。各级图书馆、站、室86个,大中型书店6个,藏书20多万册。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稳定科教队伍、吸引人才、加快产业发展创造了重要保障条件。2004年以来,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原则,标准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6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3万多增加到8万多。初步建立了设施和功能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能够更好地支撑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

以专业市场、房地产和商业开发为重点,建设了一批住宅项目、专业市场和商业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人类居住。已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