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起源
关于古代奥运会的起源,最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佩洛普斯的婚姻。古希腊国王伊莉斯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文武双全的丈夫,提出候选人必须在战车上与自己竞争。在比赛中,13名青年被国王的长矛杀死,14名青年是佩洛普斯,宙斯的孙子,公主的心上人。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最终以智慧取胜。为了庆祝这一胜利,佩洛普斯和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士等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代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代奥运会的传奇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其实与古希腊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每个城邦都积极训练自己的士兵。斯巴达城邦的孩子从七岁开始就由国家抚养,从事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过着军旅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的身体,体育是培养能打仗的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的发展,古代奥运会的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民众对持续不断的战争感到厌恶,普遍渴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休养生息。后来,斯巴达国王和伊莉斯国王签署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备战兵源的军训和体育比赛,逐渐变成了和平友谊的游戏。
公元前776年,希腊人规定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运动会。在运动会期间,所有希腊运动员和附近的市民聚集在希腊南部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城镇奥林匹亚。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这里举行,多里安·克洛泽在192.27米短跑中夺冠。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获胜者。
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展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获胜者可以得到由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成的花环。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历经1170年,* * *举办了第293届古代奥运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 ~ 1881年,德国Ku提乌斯人在奥运遗址发掘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因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倡导和积极奔走下,第一届国际体育大会于1894年6月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大会决定将世界性的综合性运动会称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在所有成员国轮流举办。
到2004年,已经举办了29届奥运会。
开幕式由古代奥运会的名称演变而来,起源于古希腊,以奥林匹亚的场地命名。古希腊人有热爱运动的传统。古希腊被分成许多城邦。为了祭祀神灵,城邦经常举行运动会,这种运动会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运动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方便公民自由往来,给城邦间无休止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此受到广泛欢迎。在众多比赛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在奥林匹亚举行的祭祀众神之父宙斯的比赛,现在被称为古代奥运会。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之后每四年举行一次,直到公元393年,基督教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一切异教活动,宣布废除古代奥运会,历时1169年,共举行了293次。几十年后,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宙斯神庙,后来的洪水和地震掩埋了古代奥运会的遗迹。
18世纪中叶,古代奥林匹克遗址被考古学家重新发现。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人们渴望恢复奥运会。从1859年到1889年,希腊人举办了四届奥运会。1888年,法国的p·德·顾拜旦男爵提出了恢复奥运会的建议,并于1892年遍访欧洲各国。经过两年的运作和筹集资金,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体育大会,1894。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成立。从那时起,6月23日被称为奥林匹克日。会议还决定于1896年4月6日至15年4月5日在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此后每四年举办一次,在五大洲主要城市轮流举办。如果运动会因故不能举行,奥运会的次数仍将计算在内。
由顾拜旦发起并制定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于1894年6月在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宗旨、原则和其他相关事项。1921年洛桑奥林匹克大会制定了奥林匹克法,包括《奥林匹克宪章》、《国际奥委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规则和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总规则》和《奥林匹克议会规则》。几十年来,奥林匹克法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没有改变。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11名女子打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几经争论,国际奥委会终于在1924的第22次会议上通过了允许女性参加奥运会的决议。从此,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女运动员参与其中。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制定了许多规定。1913年,国际奥委会根据顾拜旦的想法,设计了奥林匹克会旗,白底无边,中间是五个环环相扣的圆环。五环的颜色是天蓝色、黄色、黑色、绿色和红色。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以公平、坦诚的竞争和友好的精神相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1914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会上首次使用了会旗。1920安特卫普奥运会期间,体育场升起了第一面五环旗。此后,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举行了国旗交接仪式和升旗仪式。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运动员,顾拜旦于1913年提出并经国际奥委会批准,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奥林匹克格言。1908伦敦奥运会举办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奥运会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主教在布道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顾拜旦非常欣赏这句话,并在以后多次引用。因此,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运动员宣誓从1920第7届奥运会开始实施。1968奥运会增加了裁判宣誓。在1936 11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在主会场点燃象征光明、友谊和团结的奥运圣火。从此,这项活动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必不可少的仪式之一。奥运会前,火炬在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的妻子)神庙附近被凹面镜聚集的太阳光点燃,然后进行火炬传递,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抵达主办城市。开幕式上,东道国运动员拿着最后一根棒在塔上点燃圣火,闭幕式上圣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