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治与孟子的仁政之异同
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相似之处:
1,孔子的德政,孟子的仁政,都是为了重建社会伦理秩序。孔子讲“君君、大臣、父子”、“正名”;孟子说不会“抛下亲人”,也不会“追随君主”,而是说“尧舜之道,只孝顺弟弟”。《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妻、坤弟、朋友为“天下之道”。在儒家哲学中,五伦不仅是每个人的存在,也是家庭、国家、世界的存在。从个人到家庭、国家、世界,这五种伦理关系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社会伦理秩序的构建
建设和维护是自孔孟以来儒家治理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是德性的内涵,所以两人都把仁作为“治”的根本要素,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子曰:“道为政,以刑制刑,民免而不要脸;道是德,是礼,是耻,是格。”“道治”的“政”是指法律上的禁止,“刑”是指刑罚。两者都是强制性规范,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无法培养人内在的耻感和价值观。人没有违反规范,只是避免了可能的惩罚。他们不认为违反规范是可耻的。“以德治国”是以政治家的道德人格魅力为基础的。“启智礼”就是通过礼乐的教化和规范,把社会所推崇的道德伦理灌输到人们心中,培养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以力服人者,不服气,不能够自养;以德服人者,乐而诚。"他认为"以武服人"只能是暂时的,而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累不满。一旦有机会,就会爆发出反抗,破坏社会秩序。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让人信服。无论权力强弱,他们都会自觉自愿地遵循政治家的价值取向,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构建和稳定不能依赖于外在的强制,只有在人们内在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发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而在位者的德性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行为习惯来说才是价值的源泉。
差异:
1.在治国方法上,孔子强调“义”字。他说:“政治家是正义的。”“义”主要表现在“义”和“义”两个层面。“正名”就是明确和遵守社会规范,即明确社会秩序中不同角色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按照“名”的标准和要求,在相应的岗位上选拔和规范人及其行为,特别是
它要求政治家的资格和行为要符合相应角色的规范。孔子认为,治国的第一步是正名,但要达到正名的目的,政治家必须先正名。政治家只有“义”,才能“理直气壮”地发号施令,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他们“义”的伦理规范才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遵循。遵循礼仪规范,既是政治家自觉充分展现自身仁的根本途径,也是激发人们全天仁的自我意识的根本途径。
孟子最重要的治国之德是“仁以义为本”,仁主要体现在“义”上。他说:“仁也,人心也;义,人也在路上。”“仁义”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是“作政施仁”,即,
创造条件实现人民的利益。只有在保证人们不饿不冷,对健康和死亡没有遗憾的前提下,才能要求人们遵循社会伦理。人们做一些不雅的违法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没有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这是当政者的过错造成的,根源在当政者而不在人民。因此,惩罚人民是“漠视人民”,对人民不公平。
孔子的治国之德在于“礼”,强调社会秩序和治理的规范化;孟子的治国之德在于“义”,强调社会秩序和治国的公平。这种差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时期,虽然是武力争霸的时期,但无论是诸侯国之间的城池之争,还是博士与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都需要纳入礼的规范之中,借助礼才能名正言顺。此时此刻,仪式还在。
它是一种公认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政治行为合法性的基础。孔子所面临的治道问题是对礼仪的信仰与社会失范趋势之间的矛盾。当时的政治家多以礼仪之名犯罪。战国时期,无论是国际兼并战争,还是国内争权夺利,都不再需要寻求礼的支持。常态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合法性的基础。国家财富的力量和军事征服的有效性是普遍的信念。孟子的治国问题主要是统一天下的大趋势和统一天下的方式之间的矛盾。政治的公平,也就是方式的公平,决定了统一天下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在人民利益基础上的正义成为社会秩序和政治行为合法性的基础。
2.孔子只是从表现上强调德治,并没有回答如何“正人”、“德治”、“以礼合一”使人惭愧合格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政策方案。他只强调政治人物在施政过程中要有德,很少谈及如何以德行事,推行能造福于民的政策措施,甚至倾向于以修身、自正来掩盖“安”。
孟子提出了“立政显仁”的具体方案。他的仁政计划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控制人民财产”,其目的是平均土地财产,让人民拥有土地财产,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基本的民生需要。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轻待一切农民、商人、市民、旅行者,其目的是轻收税,让利于民。第三步:“我诚心教你孝顺弟弟。”让人们在闲暇时培养他们的礼貌和道德,唤起他们的道德意识,养成他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孟子的仁政与孔子的德政的区别不是偏离,而是完善和发展。仁政赋予了孔子德政中所蕴含的民本倾向更多的现实内容,使其作为儒家治国的根本精神而凸显出来。孟子的本意不是用仁政代替德政,而是在德政的前提下实行仁政。两者结合,才能有效“保民为王”。
只有区分德与仁,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儒家德治思想,更好地弘扬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